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紫啸鸫

请教中国特有种的界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23: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愿生态,这下明白多了

小白还年轻,所以轻狂,理解
发表于 2008-1-17 17: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原生态发的特有种鸟类名录,我以前知道有过一本关于中国鸟类特有种的书,但没有看过,不过知道书的作者,好像和这篇文献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因此我想目录里的名单应该和那本书上的一样。
   其实这篇文章在列出名单前也特意强调了对于特有种的概念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也想就这个概念提一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不是专业人士,这也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什么不对的,也请大家批评指出,也欢迎大家讨论。
如果从字面的意思理解,特有种应该是一个地方所独有,而其他地方没有的物种,如果大家都这么理解,应该是比较好统一的,也少有歧义。现在文献中对特有种的含义进行了衍生,把主要分布和繁殖于我国的一些种类也列为中国的特有种,还有如在邻近狭小区域无亚种分化等。从感觉上好象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如果仔细分析下去,却发现其实这样的定义如果不同的人进行引用,肯定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产生混乱和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在该文献中,对特有种的定义有一条是“主要分布和繁殖于我国的种类”,从字面上看,好像有了定义,感觉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去界定就产生了定量的问题,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数据资料,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主要分布在我国是指分布地域主要在我国还是主要种群分布在我国?主要的量是多少?是70%,80%还是90%?举个例子,如某种鸟类,在我国的分布面积是10万平方公里,种类数量是1千只,而在邻近的国家分布面积是100平方公里,种类数量是1万只,又或者倒过来,那这种鸟类可否算中国的特有种?这里我只是简单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可能在实际的操作中,情况会更模糊,更难以区分,而且对于很多鸟类的资源本身就缺乏准确的数据来源,这样就更容易产生差错。所以就这份鸟类名录中,对一些种类的界定,我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并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因为太久没有看书了,而且现在上班时间,无法进行查证,可能会有出错的地方,所以如果有错的地方还请谅解。
发表于 2008-1-17 17: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中的血雉是典型的喜马拉雅-横断山系的种类,它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我国得西南山地,而在国外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不丹、尼泊尔也有分布,这种鸟类在分布地应该都算是普通种,种类数量并不算少,同时属于留鸟,繁殖地自然也都是在当地。也许从分布地域来说,的确是国内分布面积比较大,但国外这种鸟的种群也不算少,而且有3个亚种的分布是在国外,所以单从无亚种分化这点,就不应该算中国特有种,而与之类似的红胸角雉却没有算成中国特有种,当然红胸在国外数量不算少,但它在国外的分布面积相比中国也同样是小的。另外白尾梢虹雉本身就是一个狭布性种类,分布面积极为狭小,分布地基本沿着高黎贡山一带,而高黎贡山的东坡是中国的云南,西坡则是缅甸,在印度也有小面积的分布范围,这样的种类,大家分布地都小,种群数量都少,并且缅甸的鸟类资源信息还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那又如何能够算是中国的特有种?还有领雀嘴鹎和白头鹎,除国内外,在越南应该也有分布,但是在我印象中,这两种鸟类的分布地和叉尾太阳鸟、栗背短脚鹎很类似,而后两者却没有列入名单中,这些鸟类在当地也都应当不算是罕见鸟类。
    通过举出上面的几个例子(名录中其他的种类应该也有类似情况,我无法一一列出),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很准确的定量,不同的人的理解就会不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郑光美的《世界鸟类分布名录》一书,那本书上他对特有种的引用定义就是只分布在国内的种类,因此得出的结果是60多种,对那份名单,我就找不出什么问题,因此没有漏洞可抓,本人也是更倾向于郑光美的那份名录的。
    我想对一个科学的定义应该是要准确和清晰的,一是一,二是二,这样才不会让今后引用的人产生混乱,不然简单的一份名单这个人是这样的,那个人是那样的,感觉上不是太正规,觉得还是规范引用比较好点。发散性地想到了一本关于中国兽类动物名录的书,好像是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专家编写的,那本书上把早已经在中国灭绝的三种犀牛,分布在有争议的印控米什米拉山的一些物种等都列在名单上,然后统计出600多种,远远超过世界第一的印尼,其实没有必要的,要是今后大家都引用这样的数据,那不是又要混乱了。
发表于 2008-1-17 2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

领雀嘴鹎是中国特有种,越南有大量记录么?到云南基本就被风头雀嘴鹎替代了。欢迎继续发表意见
发表于 2008-1-17 2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雀嘴鹎还分布在印度支那北部,这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里记载的,印度支那应该是指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可以看看鸟类手册上标记的地图,还有上面提到一个红胸角雉的例子,应该是红腹角雉,是我记错了,回家后看了看手册。
发表于 2008-1-17 21: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在云南被凤头雀嘴鹎替代了,在生物界里应该是生态位的替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例子比比皆是,和讨论的是否特有种没有什么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ORNITHOPTERA!
很有意思的讨论,对于特有种的定义,我也是很模糊,那么干脆就用模糊原理吧,比如褐翅鸦鹃,我们在福建所见的次数和数量肯定比大鹃鵙多的多,但是凭什么褐翅鸦鹃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大鹃鵙不是?所以80年代的评级制度,现在估计也不适用了。不过新的标准的设定估计也很困难,因为根本没有办法知道它们的确切数量,即使调查它们(鸟类)1%的数量也很难实现的——一些数量很少的种除外,比如黑嘴端凤头燕鸥。
所以我想,绝对的标准是不可能的,不过模糊的标准应该还是可以的。而有个标准总比没标准好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6-14 09:30 , Processed in 0.04575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