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3|回复: 7

《中国鸟人的无助》翻译稿出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4 10: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见鼻涕的《中国鸟人的无助》。
我从WWF复制过来http://www.wwfchina.org/bbs/bott ... 61587&id=561587,感谢翻译者“兰州会宁路”

全文:
中国鸟人的孤独
(2008年12月,舟山)

——记与黑嘴端凤头燕鸥的愉快接触

这里是海南,一个与斯里兰卡面积差不多大的岛屿。几个世纪前,中国人把这里当成是流放罪犯和充满瘟疫的地方。如今共产党政府以及他的建筑商们将这里看成是一个热带的天堂。夜幕降临了,我们正在海边一条新铺设的、并带有荧光警示标志的公路上疾驶。我们的车灯时不时地照到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他们刚从稻田里上来,穿越公路。这些当地人从种族上完全不是汉人(注:此文是香港人写的,完全为了迎合洋人的口味。这些洋人也是揣着明白装胡涂:我已经跟他们解释过无数次了,Chinese不只是汉族人,中国的56个民族都是Chinese),而是叫做黎的少数民族:海南最早的原住民。

早期的汉族征服者称他们为夷狄,因为他们在牙齿上钻孔,赤着脚走路。有一首诗,嘲笑他们尖亮的嗓门和鸟叫般的语音。今天,汉族人仍然看不起这些黎族人,但赞赏他们是好猎手。“弓和刀从不离手”,宋朝的人曾这样记载;今天除弓和刀外,或许还要加上粘网。当我们从公路上驶过时,这些黎族的老少爷们,每人手里攥着一把野鸟向我们挥舞着。我们的车来了个急刹车,停了下来。我从车上下来,想走近仔细观瞧。这些黎族人拥挤着向我兜售这些做晚餐的野鸟:全是活的,有白胸苦恶鸟、小白鹭、夜鹭和斑嘴鸭(唯一种雌雄长相一样的鸭子)。苍鹭和它的鹭表弟们面色憔悴,耸肩弯背地倒挂着。我还从没吃过这科的鸟,但我的确有一次在广州的一家餐馆里尝了点鸬鹚肉,当然它们的肉都是差不多的,但这种事确实是不值得大书特书的(这家餐馆的储藏室里还有灰鹭,果子狸和活猴子)。当我正要转身回到车上时,一个年纪大一点,身穿破旧T-恤衫和短裤的贩子鄙视地说:“光看也不买?”随即向我唾了口唾沫说“他只看,什么都不买”。

作为一只鸟,中国可不是一个好地方;这一点自打我从香港搬到北京的时候就已经体会到了。那时,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呢。虽然我在香港的家是在市中心地带,却有茂密的小树林从山顶倾泻下来。每天早晨,我都要被刺耳的黎明合唱团催着起床。紫啸鸫是最早开始歌唱的歌手之一,接着是画眉,一种有着漂亮的眼线和丰富的领地叫声的鸟。噪鹛,一种热带杜鹃,总是潜伏在树林深处,并有着不断上升的狼嚎般凄厉的双音节叫声。灰树鹊则是起床较晚的,但随即被流氓黑帮的吵闹声所取代了。所有这些声音的最顶端是葵花鹦鹉尖叫声。

与我在香港的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在北京住的胡同,每天早晨确实静得出奇。1958年,毛泽东发起了一场对鸣鸟(Songbird)的战争,尤其是麻雀。他断言这些鸟消耗了本来就匮乏的粮食和谷物。象其他北方的中国人一样,我的邻里们被一种歇斯特里症所驱使,三天三夜不停地敲打锅碗瓢盆,驱赶这些鸟,知道它们筋疲力尽地坠落在房顶上,道路旁和庭院里。结果导致了来年蝗虫的爆发,同时也间接地导致饥荒的发生。“算了”,当毛听到反麻雀运动并不成功时说,“以后就忘了它吧。”

在反麻雀运动40年后的今天,麻雀在北京与它们应该有的数量来讲,仍然是不多的(虽然在夜市上一定能看到它们被穿在竹签上做成烤肉串,连同黄胸鹀一起,正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最常听到的鸟声是,一种漂亮的喜鹊在山楂树上跳来跳去时,发出咔嗒的叫声。偶尔当乌鸦飞回天坛时,高空会飘下哇哇的叫声。但是最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是人工鸟声。在我住的小巷里有一个寺庙,寺庙里的一个老和尚曾将几个小竹笛插入一群鸽子的尾羽中。当这些鸽子在我屋顶上盘旋的时候,在他们的拖着一段美妙的空中音乐。现在,老人走了,庭院式的房屋也走了,胡同也被疯狂地拆除了,以便北京以更好的形象迎接奥运。

从理论上讲,中国有很多的鸟。迄今为止,世界上3900多种鸟,在中国就记录到1329种。中国有丰富多样的栖息地,从高原草地、高山的冷杉、云杉,到低地热带雨林和湿地。中国是雉鸡的中心,世界上总共有200种雉鸡,中国就有62种。京剧中用150厘米长雉鸡尾羽做的头饰是相当值钱的。也是在这个国家里,有全球14种鹤中的9种(由于鹤的忠诚,人们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鸭类,天鹅和雁类。其中,许多鸟种是地方性的(即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特别是中国的西南部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群落,其中包括鸟类。在海南,尽管已经烂砍乱伐。但1992年在这个岛上发现了两种鸟是这个岛上独一无二的;一种山鹑和一种叶莺。

在茂密的树林中寻找和发现鸟是件诱人的活。但对于一个感觉迟钝的鸟人来说,也许是件苦差事。在海南的八王岭森林保护区,有一种尚未记录的鸟(一种科学界未知的鸟?)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从视野里掠过。我笨手笨脚地转动双筒望远镜的调焦旋钮,还没来得及聚焦呢,它便消失在黑暗里了。要看的物种的清单很长,尽管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雄白鹇,长约40英尺,从森林的小径穿过;我也听到一群海南黑角长臂猿(一种极罕见的哺乳动物)叫嚷着爬上高高的山岭渐渐远去;但我看到的物种清单真是少得可怜。然而,我的热情和希望寄托在开阔的海岸线上:那在退潮时露出的海滩、盐沼和红树林,在每年秋天,冬天和春天的时候栖息着数量惊人的鸻鹬、涉禽等野生鸟类。这些鸟每年被它们的本能所驱动,从远在亚洲北部的繁殖地迁徙而来。

为了追寻鸻鹬,我搭上了从海南到北海的渡轮。北海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港城市,邻近越南。在拥挤的渡轮上,同时也搭载了一个精致的大笼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燕雀类和八哥,等待它们的将是死亡。这边这些鸟不时发出悦耳的叫声,那边是沉默的旅客正经受着拥挤的痛苦和晕船的煎熬。

中国的海岸线很长并且港汊很多,它毗连浅海容纳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是中国东流的河流带来的。每年仅长江和黄河就向海洋倾泄10亿吨的泥沙沉积物。海南岛远在北边的台湾分别构成了中国南海和东海的外部屏障。人们经常将此与其它半封闭海和地中海进行比较。季风性温暖海水为鱼类和其它海洋物种提供了丰富的产卵场所。与地中海海滨相比,中国的海滨更加的繁忙。这就是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

北海市坐落在北部湾一个海湾里。这里是一条河流的入海口。河水夹带着泥沙在这里冲刷出肥沃的淤泥,成为软体动物和捕捞软体动物者的乐园。冬日的黎明象是铅灰色的,在天空和海面之间没有分界线。工艺粗糙的小船队从左到右间歇地发出轰鸣声,男人和妻子在船尾弯腰弓背地等候着。这些小船一个个分开,停泊在有细树枝的地方;这些细树枝是珍珠贝养殖场的标志。在每个甲板有一个小木屋,所有珍珠贝养殖的器具都在里面:有钳子和耙子、装贝卵用的网兜和网线托盘。几分钟以后,这些小船便分散布置停当,海面随即呈现出一幅水面包产到户的景象和安静的工业气息。

在岸上,有一排渔民个体户低矮的砖房,房前堆积着各种牡蛎和贝类,房子的门框上帖着耀眼的符咒。在房子前,个体户们正忙着将这些海产品铲入麻袋里,然后堆积起来。一位露着门牙的妇女说,这些海产品正准备运往北京。

海产品的生产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和蔓延。从海边爬过人行道,爬上了城市的山坡。在一坐小山上有一家工厂,里面一座用红砖砌的烟囱。这家工厂从前是一家玻璃加工厂,现在已经被从事海产品加工的个体户占用,以扩大规模。在工厂的院子里,伴随着刺耳的撕拉胶带声音,一箱箱海鲜被地装入聚苯乙烯箱中,密封并高高地堆上了摩托三轮的后货箱里。在厂房里,光线从高高的带有彩色花纹的窗户射入,仿佛置身于教堂中。轻柔的气泡声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周围满是装满清水的池子,池子中的水散发着咸味。成千上万的贝类半埋在沙子中。各种海产品闪着五颜六色的光。

沿着海边几乎看不到多少鸻鹬,有几只褐腰草鹬和极少数胆怯的涉禽,也就这些了;在大片的滩涂上没留下多少给它们吃的。再往远看,看不到几只海鸟。北海市的港口和码头的状况为我们提供了说明这是为什么的线索。

瞧,码头上挤满了渔船。此情此景只有在上世纪初的旧金山的摄影家Marseille 或 Brixham的摄影作品中见到:几百只各式各样的木制大渔船,密密麻麻挤满整个码头。只留下一些小小的缝隙让小船来回穿梭。男人和女人门在渔船上出出进进,上了年纪的男人门划着一种船尾装着橹的古老小船,橹左右摆动地划着;到处是叫喊声、吆喝声和说笑声。在岸上,一群妇女正在地上,把鱼开肠破肚,然后扔进盐水桶里。但有一件事非常引人注目:就是这些鱼只有幼鱼大小,有的还没人的手掌大。显然,惊人的产量来自于过度捕捞。

中国的观鸟史,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观鸟史,总是与西方帝国主义和传教士到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戴维德(Père Armand David)因发现大熊猫并将戴维德鹿引入欧洲国家公园而成名,他在中国记录了772个鸟种并采集了其中470鸟种的标本。斯文霍(Robert Swinhoe),中国早期最精细的鸟人,曾经是英国驻厦门领事和英国首任驻台湾代表。在他来到中国是也没有想到会如此幸运。他在中国收集和记录了650个中国鸟种,他的最大成就是发现了斯文霍雉鸡(Swinhoe’s pheasant),一种台湾特有种。同时,他也记录了一种秧鸡、一种彩鹬、一种鹭和一种在日本沿海繁殖的海燕。在同海军去海南探险和追击海盗时,他找到了去海南内陆的机会。在那里,他发现了19个以前未曾记录的鸟种。

直到10多年前,香港一直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鸟人中心。那时,观鸟在中国大陆还是闻所未闻的。许多当地人还在问那些那着双筒望远镜仔细观看的人,这鸟值得这么看吗?香港观鸟会是大中华地区第一个观鸟会,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英国外交官们发扬了斯文霍的精神。曾任1997香港回归中英谈判英方代表团团长,后任英国驻北京大使,就是中国鸟的权威。现任香港特区特首将观鸟例为他最主要的爱好。

第一个在中国沿海地区能有效地保护迁徙中的鸻鹬和水禽的保护区,于19975年在香港米埔成立。现在该保护区由世界野生基金会管理。该保护区里的滩涂、红树林和养虾池塘为东亚—澳洲飞行通道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落脚点。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几百万只候鸟沿着这一通道迁徙。在迁徙的高峰期,各类鸭和水禽被捕食它们的鹰、鹞惊起,在米埔上空遮天蔽日。飞行距离最长的要数红腹滨鹬,这种鸟在北极的冻原地带繁殖,冬季迁徙到新西兰的南岛。最罕见的鸟是小青脚鹬,这种鸟目前仅存1000对在萨哈林岛繁殖;还有来自西伯利亚东北部,小巧可爱的勺嘴鹬;以及体型大得多的黑脸琵鹭。黑脸琵鹭目前数量已经翻倍,超过了2000只,功劳要归给这些保护区在冬季的保护工作。有超过四分之一在米埔过冬的黑脸琵鹭,返回朝鲜半岛非军事区里的小岛上繁殖。米埔是香港的最高机密。

近年来,每年来米埔停留的涉禽越来越多,达到6万只左右。然而,数量的增加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不仅没有得到欣慰,反而增加了担忧。原因是位于候鸟飞行通道上,许多我候鸟提供落脚点的地方,贝类等海产品正在被过度开发。在这个飞行通道上,每年有几百万只鸟在迁徙。WWF的温宪记(Wen Xianji的译音)介绍说,WWF在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工作至少取得的一定的效果。该工作是说服浅海地区作业的渔民尽量减少对鸟类的干扰。

更严重的是,一些富含海洋生物的滩涂地被占用,进行开发。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在韩国的Saemangeum(新万金)。韩国政府修建了长达20英里(33公里)的围海长堤,围起了大约相当于三分之二新加坡面积的滩涂和河口地,进行填海造地。在这块滩涂上,每年大约有40万只候鸟在这里觅食,其中包括勺嘴鹬和小青脚鹬。沿着中国沿海地区,填海造地也正以危险在速度发展着。这种发展势头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控制,即使是政府的保护区,也阻挡不了开发商的开发。结果是更多的海鸟被逼到米埔这块小小的地方,当它们到达米埔时,已经是精疲力竭了。尽管有渔民的很好的保护,也不能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让它们能储存足够的脂肪继续它们的迁徙。

接下来就是污染问题,中国沿海地区几亿人口,威胁着海洋生物。威胁主要来自于向河流中排放的污水、重金属、农田和鱼塘里的杀虫剂、油污和涂在船上的油漆以及其它一些化学污染物。Brian Morton是一位中国沿海生态的专家,最近刚从香港大学退休。他指出:在中国仅有十分之一的污水得到了处理。结果导致水体的超营养作用和东海和黄海藻类的爆发(赤潮)。加上每年有几万只海鸟水面水漂浮的垃圾缠绕致死,如鱼线,塑料袋等。“作为一个生物学家”,Brian Morton说,“我知道生态系统是可以恢复的。但中国的水体几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然而,一个正在兴起的中国新物种为生物保护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就是大陆的观鸟人。第一实例来自米埔海湾对面的新兴城市深圳。自2004年起,深圳观鸟会就一直努力着,让开发商远离福田保护区;福田保护区与米埔保护区隔河相望,相辅相成。现在,有二十多个这样的观鸟会已经在中国大陆涌现。这些鸟会重要在沿海发达地区。那里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了财富(你得有钱,才能成为鸟人。单筒、双筒望远镜和照相器材都得要钱呢。)。这支队伍正在努力扼止由于发展而带来的破坏作用,教育青少年爱鸟护鸟,同时也让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知道破坏野生环境所造成的代价。

八年前,另外一个鸟种突然间起死回生了。1937年一位中国鸟类学家叫T.H. Shaw(中文名不详)。在山东沿海的一个海岛上,也就是距离今年奥运会帆船比赛不远的地方,在它们的繁殖领地,杀死了21只黑嘴端凤头燕鸥(Chinese crested terns)。当这些标本塞进北京一家博物馆的抽屉后,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黑嘴端凤头燕鸥并认为此鸟已经灭绝了。在那个年代,为高科学研究,驱赶杀死几只海鸟算不上犯罪。

直到2000年,正是那个夏天,一群来自台湾的观鸟迷(twitchers推车)来到了福建外海的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属马祖列岛,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后,一直由台湾控制。当他们正在欣赏这个大凤头燕鸥的繁殖领地时,他们惊异地发现有4对不同一般的凤头燕鸥夹杂在大凤头燕鸥中间。这种燕鸥的喙是橘黄色的,喙的顶端是黑色的。后来被确认为黑嘴端凤头燕鸥。

当大陆鸟类学家,浙江省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陈水华(Chen Shuihua)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抑制不住他激动的心情。在从事海鸟生态学研究之前,陈先生已经从事了多年城市鸟类生态学的研究。“因为让我惊奇的是当时在中国没有人研究它们”,因为人们已经确认,黑嘴端凤头燕鸥已经在山东的北方繁殖领地灭绝了。他推断发现其它繁殖鸟的主要希望应该在舟山群岛:一个有200多个岩石岛屿组成,位于山东和马祖之间,面对杭州湾出海口的一个群岛。

经过两个夏天的时间,陈先生吃睡在小渔船上,从一个小海岛到另一个小海岛。终于在第二年的八月份,有几个黑嘴端凤头燕鸥正在一群大凤头燕鸥的繁殖领地中间筑巢。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陈先生在舟山群岛南边的几个岩石小岛上又发现了几个黑嘴端凤头燕鸥的巢。当时他估计大概有50只黑嘴端凤头燕鸥仍然健在。

然而,不久灾难临到了。2005年没有一只燕鸥繁殖成功,8月份的两次台风把它们的幼鸟从光秃的岩石上全部吹走了。2005年和2006年没有见到一只黑嘴端凤头燕鸥。2007年陈先生发现了4对繁殖黑嘴端凤头燕鸥,夹杂在1000对大凤头燕鸥的繁殖领地里。然而,一个夏天的夜晚,一个渔民来到了繁殖领地的岛上,捡走了1000多个凤头燕鸥的鸟蛋,包括全部黑嘴端凤头燕鸥的鸟蛋。他把这些鸟蛋卖到了岸上的餐馆里,赚了3万5千圆人民币。这一夜的收入相当于他一年打鱼的收入。

陈先生不断地向浙江省有关部门乞求和呼吁,要求配备小艇和检查员,为这些繁殖领地提供更多的保护;他也向当地的渔民解释这些繁殖领地的特殊价值。2008年8月一个潮湿的黎明,我加入了陈先生和他的巡查队,登上了一只破旧的小筏。我想现在海面平静,这只小筏作为巡逻艇还算安全。小艇摇摇晃晃、颤抖着离开主岛,拖着水花向四个小岛方向进发。

当我们接近这些小岛时,我看到海水激起的浪花围绕着小岛。小岛的上空,凤头燕鸥和黑尾鸥在盘旋;远处有黄嘴白鹭在飞翔。当船长把我们送到第一个岩石岛时,大凤头燕鸥的叫声变得振耳欲聋起来。愤怒的亲鸟以我们眼睛的高度向我们冲来,然后从我们头顶飞过。接着,转身进行下一轮冲击。其中一只,当掠过头顶时我注意到,它的喙是浅橘黄色的,喙的顶端是黑色的。真是令人振奋的时刻啊!

我们带着网、袋和脚环,走遍岛上的每个角落。到处是不能飞的幼鸟,有的快速奔跑着往岩石洞里藏,有的朝海边跑。现在我更加明白“踏在蛋壳”(“treading on eggshells”)这句话的意思了。因为,满地的幼鸟和斑斑点点的鸟蛋加上沾满鸟粪的岩石,很容易让人疏忽,踩着幼鸟和鸟蛋。我开始担心,由于我的莽撞导致的后果,是否比当年T.H. Shaw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在氨气臭味中,我们尽可能快地环志了几百只幼鸟。在那边,有一对相距不远的幼鸟,它们的颜色比杂灰色大凤头燕鸥的后代明显的白。它们是第一对被环志的黑嘴端凤头燕鸥,也是2008年出生的这个种的唯一一对。

根据陈先生的计算,这种世界上最罕见的鸟种种群数是32只,它们活在地球上人口最密集地区附近的繁殖领地上。环志只是认识这种鸟的第一步;以前人们对它知之甚少。是否在舟山群岛繁殖的种群,与在马祖繁殖的种群混合,目前还不清楚;越冬的范围也不清楚,可能包括菲律宾,文莱也许还有缅甸。最近,通过Birdlife Asia (一个保护组织)资助的保护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但目前保护那些繁殖地的鸟蛋,免遭捡蛋者的毒手是最紧迫的任务,这不光是浙江省一个地方所面临的挑战。因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台湾在马祖列岛的驻军阻止了来自大陆的偷猎者。而现在,这种平静打破了。台湾士兵为了避免引发政治事端,不愿意逮捕大陆的渔民。

陈先生一直极力游说政府有关部门,“如果我是个政府官员的话”,他说,“我会更谨慎一些。但站出来讲话是我的责任,并且,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听我的意见。”他的努力正在得到回报。当地政府除了给他配备一艘破旧的巡逻艇和船员外,也为能对这种罕有的事行使管辖权而感到高兴。老陈和他的观鸟同伴们通过举办各种观鸟聚会和湿地和郊野保护活动,也将他们的热情传播到当地的学校。

西方环保人士往往以直接对抗的方式采取行动。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环保人士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行动过分软弱。想借助于苏联解体的经验,通过推动环保运动来促进中国的民主化的任何其他企图,看来是徒劳的。在2007年的厦门,通过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成功地阻止了在海边修建化工厂的事例也只是局部的个别现象。

在千变万化的中国,有一件事是不会变的,即任何反政府的行动,都会遭到共产党政府的铁拳打击。如果仅仅是为保护物种和它们的栖息地为目的的行动,老陈和他的同类们所做得会比外界人士所做的更好。正如老陈指出的那样,在20年前,要想影响政府的政策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尽管中国的环保人士在保护森林、海岛和滩涂时推动的相当缓慢。但他们也正在形成一种社会力量。他们的行动不仅仅是保护那些其它的物种,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同样,我们也愿意听到中国的鸟人也成为一种社会力量。
(完)
发表于 2009-1-4 1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也正在形成一种社会力量。他们的行动不仅仅是保护那些其它的物种,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同样,我们也愿意听到中国的鸟人也成为一种社会力量。”

祝愿!
发表于 2009-1-4 1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
发表于 2009-1-4 1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简单的桥 于 2009-1-4 10:54 发表
“他们也正在形成一种社会力量。他们的行动不仅仅是保护那些其它的物种,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同样,我们也愿意听到中国的鸟人也成为一种社会力量。”

祝愿!

深深地祝福!
发表于 2009-1-4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得真好

一气读下来,面面俱到。

感谢翻译者!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4: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这老外挺能写的
发表于 2009-1-5 15: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不是很仔细,每每看到相关文字,总浮想联翩!写的真好,希望人与自然共存!
发表于 2009-1-6 17: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读,再读,又读,感谢翻译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12-2 08:28 , Processed in 0.0628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