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4 23: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你并非一无是处,第二军医大学已对你作了研究:
肿柄菊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翟红莉
【摘要】: 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 (Hems1.) A. Gray]系菊科肿柄菊属植物,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曾作为观赏植物、绿肥和防止土壤侵蚀植物被广泛引种到亚洲、非洲、北美、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广东、云南曾作为观赏植物引种,目前,该植物已在云南省9个地州的53个县逃逸生长,分布区集中在云南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肿柄菊作为药用,民间多以茎叶或根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水之效。本课题针对肿柄菊的降血糖活性进行了药理学研究。从云南省蒙自地区采集肿柄菊药材,80%乙醇渗漉、回收,浸膏依次萃取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个部位,通过考察肿柄菊粗提物分别对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水平的影响、对高血糖小鼠糖耐量的影响和和各萃取部位对化学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发现肿柄菊药材二氯甲烷萃取部位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也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 根据药理活性实验结果,应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肿柄菊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从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并运用UV、IR、EI-MS、ESI-MS、1D-NMR、2D-NMR等波谱分析技术和物理化学方法鉴定了这9个化合物TD-1~9。TD-1:β-谷甾醇;TD-2:2,2-二甲基-6-乙酰基-8-羟基苯并-2H-吡喃;TD-3:6-甲氧基芹菜素;TD-4: Tagitinin A; TD-5:胡萝卜苷;TD-6:肿柄菊素Ⅰ;TD-7:6-甲氧基木犀草素;TD-8: 5, 6, 9-三羟基-10(E)-十八烯酸;TD-9: Tithoniamide B。对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也进行了分离,从中分离纯化了1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0个,其结构分别为:TD-10:正二十四烷酸;TD-11:6(E)-二十八烯酸;;TD-12:十烷酸九酯; TD-13:正二十二烷酸;TD-14:2,2-二甲基-6-乙酰基-7-羟基苯并-2H-吡喃;TD-15:6, 7, 3', 4'-四羟基黄酮; TD-16: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2H-吡喃-8-O-β-D-吡喃葡萄糖苷;TD-17: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2H-吡喃;TD-18:2,2-二甲基-6-乙酰基-7-甲氧基苯并-2H-吡喃;TD-19:2, 4-己二烯二酸。所有获得的化合物中, TD-6为分得的新化合物,TD-8,TD-12, TD-15,TD-16和TD-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对肿柄菊生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肿柄菊繁殖能力强,生长快,多生长于山坡、沟渠边或路旁,对当地物种的多样性保护不利。我们研究采集了云南省6个地区的肿柄菊标本,对原植物的形态和显微结构做了比较。发现不同采集地肿柄菊的形态无显著差异,茎和叶柄的显微结构基本相似,各地区叶的显微区别主要表现在维管束数量和排列的方式不同。 传统的中药材质量控制多以单一成分为标准进行质控,不能准确反映药材的质量,本研究采用活性部位二氯甲烷部分的5个单体化合物TD-2,TD-3,TD-4, TD-6和TD-7作为指标性成分,初步建立了肿柄菊药材的LC-MS/MS质量控制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5个成分在云南省蒙自、个旧、西双版纳、思茅、墨江、勐海6个地区药材中的含量,结果表明云南思茅的肿柄菊药材最优。
【关键词】:肿柄菊 降血糖作用 化学成分 显微鉴别 液相二级质谱联用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