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4|回复: 1

应把节约资源上升为基本国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3 04: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style2 align=left>□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礼恒

    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从管理的角度有几点建议。

    第一点,<B>我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的选择。</B>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据材料统计,我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的1/10,耕地不到1/2,森林不到1/7,石油和天然气分别是1/10和1/22,大多数的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没有完全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生产每吨钢耗能比过去水平高40%,核电的耗煤比过去水平高30%,万元的GDP耗水是过去水平的5倍、耗能的3倍,建国50多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但是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50多倍。特别是近几年以来,<B>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高消费基础之上的增长,</B>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付出的资源环境的代价过大,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也带来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B>自然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B>因此,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的选择。

    第二点,<B>把节约资源上升为基本国策,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当务之急。</B>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提出了有关要求,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出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温家宝总理也做了重要批示,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资源节约的重视,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绝非易事,所以我建议要像抓计划生育、抓环境保护一样,将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第三点,<B>依靠科技进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始终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于节约资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B>国外非常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当前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比如说美国、德国和法国都启动了太阳能屋顶的计划,包括用太阳能发电、供热等等。前不久,建设部副部长陈宝兴同志也讲过,如果我们认真地从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密封技术等等综合考虑,采取科技进步的措施以后,有望把我们建筑的能耗降低60%,所以依靠科技进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四点,<B>建立健全相关的防备体系,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要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如果只是一般的号召,或者是推进,我想大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根据我们的国情,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要加强法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反对浪费的法规和制度,通过立法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立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

    第五点,<B>提高全民的节约资源意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意识的提高可能是基础。</B>很多同志都讲了,现在的浪费简直惊人,奢侈之风也很严重,所以要提高全民的节约意识,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实际上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根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议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

    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因此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工程院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出我们的努力,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文节选自中国工程院召开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学时报 记者 王学健整理) </DIV>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4: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节约是美德——是我的手机的开机问候。</P><>抑制物质欲和占有欲,既是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也使自己不必成为金钱的奴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11-30 00:38 , Processed in 0.0525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