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77|回复: 5

雁群为救受伤同伴遭猎人连环陷阱捕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2 13: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雁群为救受伤同伴遭猎人连环陷阱捕杀(图)http://news.QQ.com  2007年12月12日10:35   东方今报  楚涛 边海波  评论17条


当一只大雁被铁夹套牢,其余的大雁多数不忍离去,它们哀鸣着,滞留在受伤的大雁周围伺机救助,可它们不会想到,在它们的周围,是更多的“连环陷阱”……

上周,本报与都市频道联合报道了在我省长垣和山东东明段黄河湿地大量大雁被毒死亡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2月7日,读者打来电话,说在巩义市与偃师市交界处的黄河滩地上,也有大雁遭捕杀。读者报料说,有人利用大雁的团队精神,用一种叫连环夹的东西,大量活捉大雁。


这种听着很科学、杀伤力很强的捕雁工具到底长啥样?黄河滩上的大雁正在遭受怎样的杀戮?12月8日,记者一行从偃师、巩义出发,沿黄河大堤到中牟的雁鸣湖一探究竟。


下药专“烧”大雁颈部


12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巩义市康店镇往北20多公里的黄河南岸。


这里是巩义、偃师、孟津三地的交界处,黄河在这里拐弯,大片的湿地成为候鸟的乐园。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成千上万只各种南飞的候鸟,中途在这里短暂停留。


从巩义市南河渡到康店镇绵延几十公里的黄河滩地上,不时能看到上百只甚至上千只的大雁群,在水洼地里悠闲地漫步。


滩地上零星散布着拌有毒药的玉米粒、小麦粒,也零星散落着大雁的尸体。“大雁死得很惨,那些玉米或者小麦都用火碱浸泡过,大雁食用后嗓子会干渴,饮水后火碱挥发,大雁的颈部一会儿就烂完了。如果吃了有机磷农药拌的玉米和小麦,大雁死得更快,但有机磷毒死的大雁,人就不能吃了。”知情人小强说。


大雁太团结 连环铁夹成杀手


12月8日下午5时许,三个人骑着摩托车出现在巩义和偃师交界的黄河滩上,他们穿越防护林后一路狂奔,在靠近河岸的一处麦田下车,一个中年男子留在路边张望,另外两人提着蛇皮袋向河滩走去,走到一处刚刚长出麦苗的地里停下,两人开始弯腰摆弄一些器具,接着从蛇皮袋里掏出玉米粒撒在地上。


记者和知情人小强躲在草丛里,小强说:“他们就是捉雁人,撒下的只是少量的毒饵,最顶用的是他们正在设置的那一串串铁夹,那是连环套,大雁被夹上就完了。”


记者在远处观察,只见两人把大量的铁夹置于沙土上,铁夹上连着一条铁链,铁链上再绑一个木橛子,木橛子被深深地钉在地上。


小强说,雁群很有团队精神,一旦有一只大雁觅食时“中招”,被铁夹夹住,其余的大雁一定会在周围伺机救助同伴,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大雁落入圈套。


就在这时,又有两辆摩托从滩地深处的芦苇丛中驶来,看到我们后,掉头迅速离去。


麦粒堆遍布河滩


沿着摩托车车辙,我们来到了临河的软滩。


这里有片片水坑,再往深处,还有一片滩地。我们顺着时断时续的胶鞋印,在河滩上行走了将近一公里。滩地里背风,中间是水洼,南飞的雁群把这里当成了绝佳的“驿站”。


在一片芦苇荡中,方圆十几米的范围内,有几十堆巴掌大的麦粒堆。这些麦粒正是给大雁准备的浸毒诱饵。


小强说,他们在这里撒下毒饵,就是为了让雁群能够轻易发现,并且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大雁吃到。这些人都是下午4时许来投毒,第二天清晨再来捡死大雁。


我们用沙土把这些麦粒埋了起来。


黄河岸边 野味店雁肉端上桌


从巩义市南河渡一直往北,在河洛交汇处的旁边,有几家大型的专卖野味的农家饭店,饭店两侧停着很多高档的小轿车。“想吃什么?有野兔、斑鸠,还有大雁。”我们刚进水晶楼饭店的大门,服务员就拿着菜谱推荐。“大雁翅38元一只,保证是新鲜的。”面对记者的询问,服务员丝毫不隐瞒。


沿黄河一路向东,我们来到中牟雁鸣湖,这里已没有夏天的热闹,但大闸蟹和野味饭店的招牌,依然吸引了不少都市人来到这里享受美味。“雁翅、雁腿、斑鸠、野鸡,啥野味我们都有。”在舒心园饭店门口一下车,饭店老板就向我们热情介绍。“没有整只的,现在查得厉害。”服务员边说边领着记者“参观”。在饭店后厨的冰箱里存放着很多卤好的雁翅和雁腿。饭店后院,笼中有许多活斑鸠与山鸡,并没有大雁,服务员告诉我们,大雁不敢整只地摆出来。“你们的雁是从哪儿来的?”记者问。“当然是在雁鸣湖打的了。”服务员回答。“那把大雁打完了还能叫雁鸣湖吗?”记者提醒。“多着呢,打不完。”服务员笑着说。


大雁肉真有那么好吃?


有人捉是因为有人买,有人买是因为有人卖,有人卖,是因为有人吃!


这条“食物链”,让野生的飞禽遭受了灭顶之灾。


河南省人民医院著名营养师周伟说,大雁肉不能吃,因为大雁从北方迁移过来时会携带大量的细菌。被毒死的大雁更是不能食用,大雁从中毒到死亡还要经历一段时间,足以让毒素渗入血液和肌肉当中,人吃了雁尸,毒素很快就会转为潜伏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千万不能因为尝鲜而赔了健康。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楚涛 边海波
发表于 2007-12-12 14: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

发表于 2007-12-12 1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abuse 愤怒啊!!!继续关注……
发表于 2007-12-12 22: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说他是衣冠禽兽简直是一种抬举——他根本就禽兽不如。

猎人论坛里交流打乌鸫的经验,说别把受伤的乌鸫弄死,只要踩在脚下让它哀号,就有友鸟来救,于是一枪;一会儿就能打十几只!……

人心坏掉了,不打三春鸟的古训,早就丢掉了。连佛家都说这是个末法时代,圣经《旧约·耶米利书》更预言道:“这地悲哀,通国的青草枯干,要到几时呢?因其上居民的恶行,牲畜和飞鸟都灭绝了。他们曾说,他看不见我们的结局。 ”
发表于 2007-12-12 2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处乱世,人不如狗;身处盛世,人不如鸟。:'(
发表于 2007-12-27 12: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ZT】题目: 《问大雁情为何物 》

原文: 本文发表于12月16日的新京报新知周刊上

它曾经被人弯弓射下,完成为苏武从西伯利亚向中原传递书信的使命。它曾经为绝色倾倒,成全王昭君的美名。它一年两次从我们头顶经过,用宏大的飞行编队提示着季节的更迭。现在,它被毒饵毒杀,被铁夹困住,成为人们的盘中美餐,在它赴千里之约的路途上。

12月12日东方今报报道,在河南巩义、偃师、孟津三地交界的地方,九曲黄河在这里拐下最后一个弯。就在这里的黄河滩区,大量大雁被人们用毒饵和铁夹捕杀,然后被送进大大小小的餐馆。当地的捕雁人更是发挥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他们知道一旦有雁被铁夹夹住,它的伙伴往往会不忍离去,试图救援,这时,更多的雁就会被附近的连环铁夹困住。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寒暑在这荒凉的黄河河滩,画上了句号。更为讽刺的是,这片地区,是中国观鸟爱好者的天堂之一。在我国,这样的观鸟者天堂往往就是鸟类的地狱,相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鄱阳湖和洞庭湖区。

其实,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中众多鸟类的统称,而不是一种。我们常说的大雁,一般指的是鸿雁Anser cygnoides,其他常见的雁还有灰雁、豆雁、斑头雁等等,我们家养的鹅则是驯化的雁。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尝试驯化雁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也几乎不约而同的驯化起雁来。时至今日,这些驯化的雁,我们称为鹅的,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由于雁的种类众多,导致现在各地的鹅其实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我国的鹅大都是由鸿雁驯化来的,而欧洲鹅则主要是灰雁的后代。经过人们长时间的驯化,鹅与雁已经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区别。鹅个头一般比雁大,由于体内脂肪含量更高,鹅的屁股比它们的野外亲戚来的丰满。同时,雌鹅一年平均可以产150枚左右的卵,远多于雌雁的5-12枚。另一种显而易见的区别是不管是灰雁鹅还是鸿雁鹅,很多都变成了白色,除非在冰雪的两极,否则一只雁变成白色是十分不明智的,那太显眼了。中国鹅还有一个独特的标志,就是额头上的那个肉瘤,这是所有雁和其他的鹅中不曾有的。

由于驯化的时间并不长,相比家鸡,鹅拥有更多的野性,很多鹅拥有相当的飞行能力。瑞典文学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就受那些振翅的鹅的启发创作了著名《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他笔下的大白鹅是由灰雁驯化而来,比我们常见的鸿雁鹅驯化时间更短,飞行能力更强。而我国新疆有种塔城鹅,也来自灰雁,至今仍然保留半野生的特征——早上自行飞出去觅食,傍晚再返回鹅圈。

在野外,雁是一种群居鸟类,平时十几只组成一个小群体,休息时有专门的哨兵雁负责警戒。当有入侵者靠近,哨兵雁会发出警报,并展开攻击。鹅在这一点上很好的继承了雁的勇猛无畏,尤其是当你的邻居养过几只鹅的时候,你一定会赞同这个评价。在很多地方,鹅都用来当作看家护院的保镖。相比狗,它们饲喂更容易,最关键的是,鹅对你的美食贿赂几乎视而不见,狗则常常被肉骨头引开。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例是公元前390年,当高卢人试图夜袭罗马城的时候,是神庙中被作为圣物饲养的大白鹅首先发现了敌人叫醒了罗马守军。时至今日,欧洲许多威士忌酒窖仍然沿袭传统用鹅来守卫。

我们对雁的群体性的认识,更多地体现在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的飞行编队上。对于雁,一年两次的迁飞,是一项事关生死的远征,即使没有毒饵和铁夹。以鸿雁为例,它们每年往返于西伯利亚的繁殖地和我国南方的越冬地之间,单程距离就达3000千米左右。这是对体力的极大考验,尤其是那些当年孵化的幼雁。为了节省体能,雁充分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和大公无私的团队精神。当逆风飞行时,它们排成人字形,后面的雁飞在前一只雁翅膀的涡流里,这样可以省力许多;而当遭遇侧风时,它们就变换成横队。就像环法自行车赛里面的车队一样,大家交替领骑,让队友节省体力。车队中重点保护的是那位具有夺冠实力的队员,而雁队中受到保护的则是那些体弱的幼雁。

雁的这种群体特性常常成为它们悲剧命运的源头。借这种特性猎杀大雁的行为古已有之。话说当年,金代诗人元好问在途经山西某地时,曾经碰到猎人捕雁。一对大雁中一只被杀,一只逃脱,但逃脱者并不离开,“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被这事感动,买下双雁合葬一处,还写下了著名的《雁丘词》。诗的开头两句脍炙人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当然,那些大雁的捕捉者和食客们,在用雁脍炙口时,多半是不会想到这么多愁善感的句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11-30 03:25 , Processed in 0.0568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