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31 17: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个贴子,这里一个贴子有长度限制的哦
记者问:为什么说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对生态环境有不同影响?
刘书润:
内蒙古是气候跨度比较大的地区,从湿润的森林带到极端干旱的荒漠带。又是多变带。比如赤峰市,距今五千年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农耕。红山文化就属于农耕文化,后来变冷变干,坚持农耕的民族只有南迁和灭亡。蒙古族也曾有渔猎和农耕,以及圈养的历史,蒙古高原早期农业不比内地差。为适应干旱的草原气候,蒙古族走向草原,实行游牧。因此发达兴旺,游牧是对大自然的选择,是对脆弱的干旱草原的最佳适应。马背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从生产、生活、居住、交通、衣、食、宗教、信仰、医药卫生,歌舞娱乐,发展成整套的游牧文化。他们把水草放在第一位,进行轻牧、轮牧,牲畜放在第二位,就近吃到优良牧草。把人放在最后,逐水草而居,进行艰苦的牧游。
蒙古人视天为父亲,大地为母亲。他们祭天、祭火、祭山、祭敖包。山脉土地都是母亲身上的肉,水是大地母亲的血液。敖包山、罕山都是圣山,是蒙古族古老的自然保护区,禁止用锐利物品挖地,特别是河边湿地绝对不动,不许在河里洗脏物,一般不土葬,也不主张打井。蒙古人住游动的蒙古包,烧牛粪,蒙药多用地上全草,粉剂为主。草原上活动着马背医生、马背教师、流动商店、乌兰牧骑,为、这些都是游牧的组成部分。
农耕民族常把草作贬义词,草包、草寇,蒙古族认为草是圣洁的,连用草换来的牛粪也是干净的,常为家乡和姑娘取个草名。蒙古人以草记年,草一青为一年。问几岁,则答几草。草原造就了游牧文化,游牧文化又是草原的保护神。草原游牧畜牧业,不仅保护了草原,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也是曾建立世界最大帝国的社会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更多的是积累,是成熟,是改造自然。游牧文化则充满生机和创造力,是与自然的和谐。二者不存在优劣,古老丰富的中华文化是两者和更多文化的结合。这结合不是互相化解,而是相互补充。草原畜牧业劳动,是用歌曲感化不要羔子的母羊,是用眼泪送走出售的牲畜,是跟在羊群后面和情人并肩唱着牧歌,是驱赶着牛羊马群在暴风雨中奔驰,是追杀入侵之敌,是战斗,是歌颂,是深情,是讲不完的故事。草原畜牧业的产品,不只是牛羊肉,是别具一格的艺术,是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理,是游牧民族的智慧和开阔的胸怀。草原畜牧业的产品,不只是皮革和绒毛,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战斗、信仰、艺术、娱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的最好体现。
草原畜牧业,一切都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当中,它并非原始落后,是祖国生态屏障牢固的基础,是草原永远繁荣的保障。
记者问:您怎么看沙尘暴?
刘书润:
沙尘暴是种自然现象,古今中外都有。近年来沙尘暴越刮越烈,频率增加,与我国干旱区,特别是内蒙古的草原和荒漠地带耕地扩大,草场退化,湖泊干枯有关。与人口增加过多更有直接关系。根本原因还是游牧文化的衰退。如今大搞人工林挡沙尘,作用不大。天然草原和荒漠植被是防治沙尘暴的真正英雄。恢复游牧,有人讲根本不可能。但它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保护草原的最佳选择,是防治沙尘暴危害的根本。恢复游牧应先于恢复植被。沙尘暴暂时破坏了我们的固有家园,但它也造就了中华大地新的土地格局。黄土的堆积,沙漠的形成,黄土为中华民族的永生之地。沙漠是干旱区的地下水库,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之地,是干旱区动植物家畜和牧民冬季最温暖的家。沙尘暴使大家更加关注生态问题,沙尘暴沟通了内地和干旱区人民的感情。
记者问:防治沙尘暴我们应该做什么?
刘书润:
我刚才讲了,沙尘暴是自然现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防治。对沙尘暴要辨证看。减少沙尘暴危害,我不主张大家去草原地区种树,最好是经常去内蒙古草原玩,促进那里的生态旅游,以减少耕地和过多牲畜对土地的压力,促进草原恢复,弘扬民族文化。
人类最崇高的追求,莫过于知识的获得,最美好的愿望是重回童年。生态旅游是二者的最好结合,内蒙古草原,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它也许比不上云贵川的山川秀美,但那里更辽阔,更天然,更深情,民族文化与天然环境更加融和。
2002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