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8|回复: 1

千年鸟道-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8 07: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59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bgColor=#ffffff>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专家破解千年鸟道之谜 </FONT></B></DIV></TD></TR>
<TR>
<TD bgColor=#ffffff>
<DIV class=font1 align=center>江西遂川鸟道被确认为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 </DIV></TD></TR></TABLE></P>
<>本报讯 一条宽度约40公里、长度约30公里的江西省遂川县候鸟通道日前被确认为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 </P>
<>  遂川县西部山区营盘圩乡和高坪、汤湖镇境内有一条候鸟迁徙通道,当地人称之为“千古鸟道”。数百年来,每逢秋分时节,候鸟由此向南迁徙;清明时分,又由此返回。这里成了数十万只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
<TABLE align=left>

<TR>
<TD></TD></TR></TABLE>遂川鸟道由此形成。国内外专家经过长达6年的调研和近3年连续开展鸟类环志及候鸟栖息地生态环境研究,确认了遂川候鸟通道为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长江中下游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这对认识鸟类迁徙规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据科学考察、分析,遂川鸟道的形成与其特殊地貌及自然环境有关。该区域北部为罗霄山脉,海拔2120米;南部为诸广山系的齐云山,海拔2061米;西南为八面山,海拔2042米;这3座山之间则为一些海拔600到1200米左右的低山高丘连成山脉。特殊的地貌形成了一条不规则宽度40公里左右、长度30公里左右的山谷,俗称“天然的隘口”。每年的清明和秋分后,从东南向西北、从西北向东南的风向形成了南鸟北飞和北鸟南迁的气流。
<>  曾3次参加遂川鸟道鸟类环志的中国鸟类环志中心钱法文博士向记者介绍,通过调查,记录了鸟类13目45科167种,其中棕三趾鹑、斑胁田鸡、毛脚燕、鳞头树莺等9种为江西省鸟类新发现,还发现遂川县是棕三趾鹑分布的北界,斑胁田鸡为全球近危种(IUCN,2004),为国内外学术界了解江西山地森林鸟类区系、研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P>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SCRIPT>
<!--/enpcontent-->
发表于 2005-11-18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是个好地方[em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4-28 06:25 , Processed in 0.1806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