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16 23: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4.第一次讲解
原文: 5月30日
今天参观的学生里有群比较特殊的人,他们是参与了ICF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开展的一个叫three white cranes, two flyway, one world 项目的学校,(关于这个项目的详细内容,请看http://www.trackingcranes.org/en/indexen.htm),我被安排介绍三种中国种群较大的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鹤。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公众介绍,还是比较紧张,虽然内容已经很熟悉了。 我每天至少跟两场讲解,一周下来,针对这次讲解,我加了一些平时讲解员不涉及的内容。
养丹顶鹤的场地很有意思,竟然种了三棵松树,我问了好几个人,是不是因为知道中国传统对丹顶鹤和松树的认识而种的,都说不知道。因此我就加以引申,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对丹顶鹤和松树的误解。我问学生为什么丹顶鹤不会和松树一起生活,孩子很聪明,知道丹顶鹤生活在湿地,没有松树。
在讲黑颈鹤的时候,我把ICF最新对黑颈鹤的调查结果融合的进去,今年一月份,ICF和西藏高原的鸟类学者对黑颈鹤考察,发现了更多的黑颈鹤种群,预计有11000只,而93年的调查只有5,600只,这个信息很有趣,在全亚洲水鸟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黑颈鹤反而增加了,根据资料,我把原因简化成两点,一是保护得力,二是全球变暖有利黑颈鹤的生存,顺便涉及到全球变暖这一以前讲解员没有提到的话题。
白鹤我主要讲他们三个越冬地,其中中国的越冬地鄱阳湖占据了98%的种群,我问学生整个现象好不好,没有人回答。后来有一个学生回答说不好,因为过于集中了。再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集中,学生说,因为没有更合适的栖息地了。于是我强调了保护栖息地的主要性。
听了ICF的讲解,我发现他们非常注意强调保护湿地的主要性,让参观的人了解不是为了保护鹤而保护鹤,而是通过保护鹤的生存环境,进而保护更多的物种,让人类收益。应该说,这一思路还是非常先进的,这些小学的孩子能理解这样的知识,以后的眼界能不开阔吗?
每次参观鹤之前,讲解员都会介绍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给鹤喂食物,不招惹鹤,强调他们的野生属性。强调这里是鹤的领地,我们只是参观者,并且举例说,有20多人跑到你家里,在你家窗户上指指点点,你会高兴吗?孩子们都会理解地说:不高兴。他们也很遵守这些规则。我在上海动物园做过几次志愿者,我们的孩子和成人在动物园的行为,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
还有一条注意事项是,强调孩子可以捡起鹤脱落的羽毛观察,但不能带回家,特别说明这是违法的。我不清楚具体的法律规定,但美国确实有专门的法律禁止人们在某一阶段捡迁徙鸟类的羽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