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69|回复: 4

[推荐]《鸟的魅力: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5 18: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鸟的魅力:心灵与自然的对话》</P>
 ( [英]爱德华·格雷/著;韩玉波、杨涌、樊昌茂等/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P>
</P><p></p>
本书为英语政治家、作家爱德华·格雷的经典作品。作者曾经担任英国的外务大臣,是英国19世纪末20初最受人们关注的和有着辉煌业绩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是以“乡村人”的身份走入鸟的世界去感受它们的魅力的,他对众多鸟类的生活习性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用极富文采的语言诉诸文字。全书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它对鸟的鸣叫所作的极具特色的描写,同时,它对当时英语境内的季节更替变化进行了记录。</P>
</P>
没看过,但心痒痒的...<p></p></P>

[推荐]《鸟的魅力: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推荐]《鸟的魅力: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楼主| 发表于 2004-8-5 18: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的推荐文章</P><>一个牧鸟人的心灵笔记</P><>作者:杨泽文 来自:野草先锋</P><>       在野生动物中,鸟儿以其飞翔的能力和鸣唱的本领,给人以无穷的魅力和美妙的享受。然而,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进程以及城市化时代的到来,有着“大自然之精灵”称谓的鸟儿,却别无选择地随着生存环境的日渐恶化而不断消亡。以至有那么一天,缺少花香鸟语的物质生活会不断压抑和窒息每一个人。这是我读完爱德华·格雷所著的《鸟的魅力》一书之后,开始明白的一个问题。
  格雷曾经担任英国的外务大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备受人们关注的人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曾说过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光明正在欧洲消失,在有生之年我们或许将再也看不到她的重现了”。很显然,一个充满忧患意识和爱好和平的人,也肯定是一个万物的热爱者和自然的崇敬者。事实是,在战后的一段和平时期里,格雷常住于乡间,留连于林地,成了乡野上的一个牧鸟人。与鸟类学家不同的是,格雷对鸟的观察与记录,并非为了学术上的研究或是给教科书提供鸟类知识,而是出于一种生活方式的需要,或者说是延续自己少年时代对鸟儿的那种好奇与兴致,以此得到一种消遣和乐趣。进而有了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自觉地写作之旅也随即开始。用格雷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对其快乐的体验加以评述并且记录下来,那么对他本人而言,这更能加深对这些体验的认识与感悟”。
  一个乡野牧鸟人对自己的最高要求是:不能因为观察、了解和记录而去惊吓一只鸟,更不能伤害一只鸟。我相信格雷是做到了这一点的。因为他只用耳朵聆听鸟鸣,只用眼睛来观察鸟类。也就是这个原因,格雷写得最多也最有特色的是鸟的鸣叫。从用心倾听鸟的鸣叫声来入手,加上用眼观察作补充,然后用极富文采的语言记录下各种鸟儿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同时表明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这样的写作完全是一种敞开心灵的写作,因而充满了激情与思想,充满了风趣与诗意。比如格雷在描写金翅雀时这样写道:“它的歌声让我想到了一条小溪,涓涓细流,微微荡漾,流淌于一条布满鹅卵石的细小河道上,并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小小的瀑布”;写柳林莺的鸣唱时,觉得“那种韵律就如同夏日的落雨一样让人感到舒适”;写夜莺的鸣叫时,则分明感觉“夜莺的歌声可以把我们整个地包裹起来,以至于我们对它们的叫声失去了感悟力,仿佛被这种极富渗透性的声音彻底征服了一般”,故而“只要有夜莺在歌唱,无论何处,驻足聆听这种美好的声音都是一件人生的乐事”。诸如此类的“以图像的形式刻画出每种鸟儿的叫声并使之在大脑中得到回放”而出的文字,在格雷的笔下俯拾皆是,随处可圈可点。
  不难看出,在格雷的内心深处,他只感觉到自己是一名乡村牧鸟人,而非什么政治家。他喜欢钓鱼、种花、植木,但最爱的是在乡野间牧鸟。在格雷的乡间屋舍,鸟儿常常自由随意地飞到他的跟前或者手心吃食,甚至还将他伸长的手臂当成栖息的“树枝”。以至于格雷笔下流淌出这样令人动容的文字:“当我感受到鸟儿用纤嫩的细足抓到手指上的感觉时,无疑是让人感到非常幸福的”。当然,格雷也有忧伤的时候。一旦他所熟悉了声音的候鸟远去越冬之后不再回归,或是想起了青少年时代听过声音的一些鸟儿如今却已绝迹,他就少不了“想着有些心痛”。
  在《鸟的魅力》中,可以说格雷以梦幻般的手法记录了鸟儿的一切。很难想象,在一本近二十万字的书里,格雷所直接描写或提及到的有名目的鸟儿就达一百四十余种。这一奇迹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一个乡野牧鸟人的毕生汗水与心血。而格雷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的《鸟的魅力》于1927年出版之后就迅速走红,并在西方的图书市场一直畅销而反复重印了很多次,时间跨度长达70多年。被公认为“它是迄今为止在介绍鸟类鸣叫声的书籍中最好的一部”。如今,当我们终于阅读到《鸟的魅力》的中文版时,并没有感觉到它的品位在下降。相反,从生态角度的文学重审来看,《鸟的魅力》已明显“增值”。倘若经常阅读它,相信我们会逐渐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向,转而削减物欲去亲近美好的大自然,从绿水青山中享受与鸟为邻的恒久快乐。
  无可疑问,《鸟的魅力》是一本存之久远的大地之书,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心灵笔记。</P>
 楼主| 发表于 2004-8-5 18: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的一篇文章</P><>                                                    美丽而聪明的麻雀</P>    现在,再让我们了解认识一下麻雀。除了在城市以外,我们很难将它们从我们的身边驱走。每日清晨,当其他的鸟儿在那里歌唱的时候,麻雀会发出那令人生厌的吱吱喳喳的叫声。在众多的嘈杂声中,这种吱吱喳喳的声音非常尖细,引人注意。说它是歌声,真是一种罪过。它们的巢穴也非常零乱,邋邋遢遢,让人感到难看和不雅。除了能亲自建造这种宽松随意的巢穴外,它们不会再营建任何的东西了。而且在营建巢穴的过程中,它们还经常借用屋檐下紧密的结构,用稻草铺垫起来建成自己的巢穴使用。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数量惊人,这会给谷物等农作物的生产带来破坏。它们也会叼去番红花的花序。人们对于这种鸟儿是较为反感的,因为它会给人们一种近似于卖弄的不牢靠感。<p></p></P>  在汉普郡的房子前面的草地上,我过去经常会放上一些食物。有好多的鸟儿会飞到这里觅食,这其中就包括黑鹂、鸫类、苍头燕雀、红腹灰雀、白鹊钨、鸲类、林岩鹨、蓝山雀、大山雀和沼泽山雀,有时还会有一对普通鸸也会飞临到这里。这些鸟儿都是这里的常客,已经显得相当温顺了。对于人类,他们都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信心。所以并不特别怕见到人。<p></p></P>  有这么八对麻雀也总是会在这里出现,但是当人们在这里注视的时候,它们从不到这儿来觅食。不过,一旦我躲到树后或走远一些距离,它们就会飞落下来取食。与其他的鸟儿相比,它们的行为方式有些像贼一样,偷偷摸摸,羞于见人。同其他相类似的鸟儿比起来,这种鸟儿也是相当不具有吸引力的。<p></p></P>  那么从歌颂它的角度看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也只有从这里开始了:它首先是一种鸟儿,而且作为鸟儿,它披覆着羽毛。从它的羽毛那里我们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美的享受。如果仔细地去品味的话,雄性的麻雀也会是一种美丽的鸟儿。对于其配偶和雏鸟,麻雀具有着强烈的感情。雄鸟也会参与到繁重冗长的哺育幼鸟的任务中去。<p></p></P>  接下来我们还必须要承认的是,麻雀是非常聪明伶俐的。在某方面,它们的聪慧还透出某些神秘的色彩。人们经常会用手去摸它们的巢穴,然而它们却并不会因此而刻意地去掩藏,相反它们用羽毛和稻草搭建的简陋粗俗的巢穴却很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如此,这并未影响到它们的生存状态。它又是如何去做的呢﹖我认为,首要的原因是它选择了人们不愿意去碰的地方去作为搭建自己巢穴的地方。虽然不用去刻意地寻找就可发现麻雀巢的所在,但是通常人们不会为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去摸它的巢穴。<p></p></P>  后来在佛劳顿我还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件,也可作为体现麻雀聪明的一个例子。在绿屋里面,我总会在篮子里放一些食物,以便可以即时地喂养那些水禽。这一习惯一直保持了好几年。在绿屋的附近有不下一对的苍头燕雀在那里营巢驻扎,但是它们却从未发现到食物的所在。三年前,有一对麻雀在花园里驻扎了下来。自从不在这里养马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绿屋里面都是空空荡荡的。虽然它们的巢穴离食物放置的地方有50米的距离远,但是发现这个地方并没有花去它们过长的时间。而且它们很快就能够通过屋顶的天窗到绿屋里进进出出了。一旦有人进入房间,它们就会很快地从天窗的出口处飞走,根本不会迷失方向。与它们相邻的苍头燕雀却没有发现这条进出房屋的途径。即使麻雀已进进出出地向它们展示出来,它们也没有发现,尽管苍头燕雀和麻雀一样也都是喜欢用柔软的食物来喂养其幼鸟的。<p></p></P><>    从前在英格兰的北方地区,有一位商人被要求就工厂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做出评论,评价他们的能力。“X怎么样﹖”他被问道。“X不会过分地去叹惜过去。”这是他给出的回答。这句话或许也可用在麻雀的身上,麻雀也是不会过分地去叹惜什么的。尽管有人们的敌视,但是其才能、家庭美德和强健的身体却使得麻雀保持了如此繁多的数量。</P>
发表于 2004-8-6 22: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啊,怎么不放在主版上推荐呢?</P>
 楼主| 发表于 2004-8-10 01: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MM,哪儿是主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5-6 10:55 , Processed in 0.0592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