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4|回复: 0

【转】浅谈观鸟辨识入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23: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兵 于 2021-2-2 23:22 编辑

说明:此文2015年发表在海峡出版社的《中国鸟类图鉴》便携版上,也曾经用在盈江鸟类观察手册中。搬来自己 的公号,是早晚的事情。这一向写“人老活多”,也不想冷谈了“鸟事”,就发上来。过去写的很多鸟文,翻看一下多有过时之感,倒是这类文章,可能还有长久用处。,
224832fttcu3z3e33ufuc9.jpg
鸟在哪里?韩京摄影观鸟除了欣赏鸟类的美丽灵动,感受大自然的精彩纷呈,更多的乐趣来自自己的发现,来自那个寻找、观察、辨识和确认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更让人痴迷。
很多观鸟者入门初期并没有鸟类学与生物专业的基础,依然可以迈进观鸟的门槛,因为起点不一样,路径不一样,都不妨碍因爱好而投入而付出,从而获得知识与乐趣。更重要的是,鸟们并不因为观鸟者是专业人士而特别眷顾,反倒是新手发现高亮鸟种的概率相当高,其实就是因为刚入门时最入迷而跑得勤,遇见好鸟的机会也就可能多。
随着观鸟兴趣的加深,遇见的鸟类越来越多,会发现辨识鸟种既有趣又困惑,尤其是明明觉得看清楚了某只鸟,却在图鉴上找不到相应的鸟种,不知看到的鸟叫什么。那种苦恼相信每一个观鸟者都遇到过。而有些鸟是公认的难以辨识的类群,要攻克这些难关,需要找到合适的办法。
作为一本鸟类图鉴的补充文字,本文主要介绍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种而进行辨识的方法,捕捉后拿手上辨识的不在此列。总的来说,鸟种辨识离不开两条:第一条是观察的仔细与记录的充分,第二条是辨识的逻辑思路正确。
人们的眼睛总是习惯性地追踪突出的色彩和特殊的动静,很多鸟种确实有这样的标志性色彩和动作,只要在野外观察到,其他细节没看到也能辨识出鸟种了。比如红喉歌鸲、蓝喉歌鸲色彩靓丽的喉部,比如山鹡鸰的左右摆尾。但是很多鸟种的突出色彩或典型动作并不是独有的,因此,找到它的独特点就是关键。一本鸟类图鉴不可能为所有鸟种提供所有相关信息,而且鸟类的未知部分太多太多,需要观鸟者自己去观察发现,观鸟的魅力也在于此——每一个观鸟者都可能为丰富鸟类信息做贡献。因此,野外的认真观察和充分记录就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
一本图鉴不能解决所有的辨识问题,这是现实。但一本好图鉴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长项而不可或缺。观鸟者“多读书”是必须的,以综合各种图鉴提供的不同信息,加上自己野外实践中的仔细观察与记录,既可能提供最直接的辨识证明,也能补充或修正图鉴的不足。
不论从哪方面说,充分观察是辨识的前提。也许,拍下图片是一种方法,但不是所有鸟都给你拍摄的机会。而且,有些人不具备鸟类摄影的装备,或有些时候摄影器材不在手边,因此,凭一架望远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鸟看清楚,是观鸟最重要的基本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哪个手段能包打天下,综合与配合才是王道。更不可能一次观鸟看见的所有鸟种全部能认出,拍下照片也未必有答案。反复去野外,反复去同一个地方,反复看同一种鸟,都不是浪费,都是辨识鸟种的基础。一个地方四季轮回,常看常复习,来了新的鸟种就很提神;常见的鸟看熟悉了,陌生鸟一出现就非常敏感;这次没认出的鸟下次又看见,增加了细节的认识;已经认识的鸟种再看,又能发现以往没注意到的细节……如此,辨识新种就会容易得多。
话说回来,虽然观鸟可以很放松地加入进来,但只要想多认识一些鸟种,除了反复多看,还是涉及到方法与技巧,涉及一系列的相关知识。在休闲的同时,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使经验与技巧结合,不仅能收获更多知识,也是思维逻辑的一种训练。所谓资深,所谓高手,野外经验是一,方法得当是二,缺一不可。
就说先举望远镜,要能尽快把目标套进镜头中,这需要一定的训练。建议初学者购买8倍×40mm的双筒望远镜,镜头中的视野比10倍的要大,套住目标鸟的概率也就会高。另一个难题是,在背景几乎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别人发现的目标鸟,再把它成功地收进自己的镜头,也需要一番练习才能越来越缩短所用时间。这不是辨识方法,但是如果速度够快,鸟类给你的观察时间就更长,观察的细节就更多,辨识也就相对容易。包括发现目标鸟之后向同伴描述其位置的能力,也可以视为一项技能。因为让同伴分享是最大的乐趣,也能帮你找到鸟种辨识的帮手并得到印证,尤其是珍稀鸟,自己看见后尽快让同伴看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观鸟几次就知道,其实在先举望远镜之前,至少有两个功课要做,一是对观察点的地理概念的清晰了解与判断,包括南方北方、海拔多少、何种植被条件,等等;二是对观察季节的选择,不仅仅是春夏秋冬的概念,还可以细到某个月,上旬还是中旬,这一周还是下一周。初学者一上来没弄清楚这两条的意义很正常,因为很多常见鸟种一眼就能看出特征,就能辨识出种类,地理概念和季节因素往往可忽略不计;或者带队老师和同行鸟友已经设计好了地点和时间,就是鸟种最容易出现的节点,初学者自己不操心了。但是随着独立观鸟或独自观鸟可能的增加,随着认识更多鸟种的期望增加,那些非要去特定区域、特定环境、必须在特定季节才能遇见的鸟种,就会提醒我们考虑地理和季节的因素。而随着去野外次数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更会理解地理与季节要素对鸟种辨识的关键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常在媒体上看到有夏天的南方出现白鹤的报道,即使不去当地求证,也知道这个信息肯定是错误的,几乎可以肯定是把白色的鹭鸟当成了同样有长嘴长脚长脖子的白鹤。因为,鹤类基本上夏天不会出现在长江以南。当我们去观鸟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地理与季节的基本概念,不论看清看不清,也不会在南方的夏天,把鹭鸟判断成鹤类。以此类推,很多辨识的困惑首先是对鸟种栖息地和迁徙规律不清楚而造成的,在一大堆不可能在当地和当季出现的鸟种中徘徊而不能找到答案。因此,图鉴中那些文字部分,关于分布区域和栖息地环境及习性等等信息必须认真阅读,不能只看图片。一种鸟一种鸟地对它们的分布与习性有所了解,就能越来越迅速地排除掉那些不可能出现的鸟种而在有限的鸟种中筛选而做出判断,以往的困惑可以解决,错误也可一个一个纠正。
在确定季节和地理条件的前提下,判断一只鸟的种类,观察的仔细与记录的充分,是辨识的最关键环节。对于具标志性颜色和体形的鸟种,也有光线不好、距离太远,一飞而过等看不清的情况,更何况大多数鸟种的特征不明显,相似种类太多,需要仔细观察,把握更多细节,才能通过对比、筛选、排除,找到答案。
鸟种外观的细节观察,初学者可能往往注意的是颜色,实际上,第一个要反应的,应该是判断大小,而且应尽量精确到多少厘米,不论是大型水鸟还是小型林鸟,都是如此。这是在举望远镜之前的一瞬间完成的,在没用望远镜放大之前,迅速判断出最接近实际的长度。有些鸟类图片很清晰,仍给辨识造成困惑,就是因为难以确知其大小。鸟种的大小是按厘米来计算的,是一只鸟从嘴尖到尾尖的长度,图鉴中都有这个数据。但特别延长的尾羽,有时不计算在内。
野外判断鸟种的大小,需要经验的积累。一般的方法是找熟悉的鸟种做参照。比如麻雀是14厘米,那么比麻雀大点或小点,就比较容易判断是15厘米还是13厘米,以此类推。但是如果没有参照,再加上距离的因素,判断大小就很难准确,需要野外经验慢慢地积累和训练,才能越来越准确。
一旦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大小,会使很多近似鸟种的判断有了辨识捷径。比如被认为最难判断的鴴鹬类,如果按大小来划分几组,每组的种数并不多,比较容易排除掉不可能的那些种,找到确定答案就简单了不少。甚至柳莺,也要先分出是10厘米及以下较小的一组,还是11厘米及以上较大的一组,再来分析翼斑、眉纹、顶冠纹、上下喙这些细节,辨识会相对容易些。
在大小的判断之后,重要的细节观察也还不是颜色,首先是那些不会改变的部分,比如体型及身体各部位的比例。虽然颜色总是最先引起注意,要是从颜色可以一下就判断出来,也不妨一步到位。但是颜色往往是靠不住的,因为颜色会因为雌与雄、成与幼、繁殖与非繁殖、冬天和夏天而变化,遇到这样的鸟种,就一定不能陷在颜色的困扰中,而要从体型和身体某些部位的比例来判断。比如黄色嘴的白色鹭,有可能是黄嘴白鹭,更有可能是大白鹭冬羽和牛背鹭非繁殖羽,碰到这类情况,脖子的长短和粗细,就是辨识的关键了,辅以其他细节,就不会出现把常见的牛背鹭说成珍稀的黄嘴白鹭的错误。
又如鴴鹬类和猛禽,常常看不清颜色或者因为换羽和年龄而羽色变化多端。但是仅凭剪影,也可能判断它们谁是谁,就是靠身体各部分的粗细或宽窄等特征以及相互间的比例来判断的。比如隼和鹰,前者翅型是尖的,后者是圆的;比如两种塍鹬,一种喙型是直的,一种是上翘的。很多鸟种的细微差别是根据头长与喙长的比例、翼长与身长的比例来相互区别的,掌握这样的概念,加以野外观察训练,方可达到迅速判断的目的。
依靠颜色来分析判断的例子也有。比如鹀,体型、大小都差不多,头部花纹也类似,而胸腹部的颜色或斑纹,就是辨别它们的主要办法。
颜色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们总是模糊概念,红有无数种,绿也有无数种,不是亲眼所见,图鉴上说的橄榄绿,怎么也不能理解为军装的颜色。因此,无论图鉴上怎么说,除非野外见到,而且有很多的对比,才能确知是什么颜色。这个对照图鉴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也根据自己的认识而不断修正对图鉴的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鸟友之间的一起观察和相互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这种与图鉴,与很多图鉴,与鸟友,与很多鸟友的交流,是观鸟进步的最重要步骤,也许是不知不觉的,但却乐在其中也收获在其中。提倡独行侠,独立观鸟,也提倡结伴而行,互补余缺,增进交流,都是观鸟应有之意。
总之,辨识不同类群的鸟类用不同的方法,基本的思路是:1、生境判断,包括南北方、东西部,湿地或森林,田野还是林缘,等等;2、季节判断,对于迁徙的鸟类尤为重要,而留鸟也会因季节变化有行为等不同;3、大小判断,越熟练越准确越有用;4、身型及比例的判断,有多样化的对比方法。循序渐进,实践与时间的积累,读书与交流的丰富,都是很必要的。
最后说鸣声辨识。鸣声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因此这本图鉴很少涉及这部分的内容。但鸣声肯定是鸟种辨识的重要手段。现在可以找到很多鸟鸣录音资料,帮助我们确认一些隐蔽性强或细节难以观察的鸟种。但仍有很多鸟的鸣唱或叫声没有资料,也有很多鸟鸣的作用我们并不理解,因此,使用鸣声来辨识鸟类,可探讨之处还不少。
虽然依靠鸣声回放来辨识鸟种比较省事省时,但建议初学者慎用。因为不用或少用回放,会让你更仔细观察鸟种特征的细节来进行辨识,也会让你更注意鸟类的栖息习性,找到活动规律,等待它们现身。这个过程,对了解鸟类非常必要。回放鸟鸣可能简化了寻找和辨识过程,但也可能让你略掉了其他一些重要细节,得失难料。

————————

补两段关于鸟类摄影与录音的想法。
摄影和录音的使用肯定对鸟类的寻找、观察与判断极有帮助,不可或缺。如何使用和所占比重(与用望远镜相比),因人而异,各有千秋;也会在个人的经验积累过程中慢慢变化这个比重,自己感觉好就是好。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多跑腿+多读书。“认识鸟,了解鸟,理解鸟”(当年北京观鸟会的口号),没有捷径。来日方长。

————————

文末游戏——2018年观鸟接力大年发布中做过,略有更新:12个鸟种,对应12个不同月份的景观图,谁应该出现在哪个场景/季节中?
斑脸海番鸭、远东苇莺、褐头鸫、丽星鹩鹛、火尾绿鹛、大鸨、石鸡、蒙古百灵、黑喉歌鸲、中华凤头燕鸥、小青脚鹬、短尾鹪鹛——请对号入座

1月的贺兰口(宁夏)
224833mmm72zrul7qltym2.jpg

2月的高黎贡山大垴子(云南)
224835yusc4u5ngulss41t.jpg

3月的白音敖包(内蒙古)
224837zj5h55wajellfjz5.jpg

4月的荆竹山(江西 )
224839l11q55514vb111zn.jpg

5月的凉风垭(陕西)
224842b7l0a80pim78e63q.jpg

6月的驼梁(河北)
224843jm8om7a8vid7shvo.jpg

7月的韭山列岛(浙江)
224844xqgvjor8drmr7g8m.jpg

8月的密云水库(北京)
224846iok6n44fffanfikb.jpg

9月的小洋口(江苏)
224847ckod5iizidd3swsf.jpg

10月的七星河(黑龙江)
224848ty4u1hd9zhi9feyl.jpg

11月的黎明关(贵州)
224850bapj89jjjtqjpj9v.jpg

12月的锦州(辽宁)
224851vm3shsh3sjn2h9gj.jpg

没难度吧,需要给答案么?

答案请见公号旧文:银川冬日的飞羽色彩

224852w5xsbybzxxxbpxxg.jpg
赞助阅读方法请点击首页左下方索取杂志
收藏或浏览过刊,请回复“过刊”查询
微信群: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群”,邀请加入
邮箱:birdwatcher2001@163.com
读者QQ群:490119751
224853k91sn7ro75wnjh1n.jpg
鸟类观察(chinabirdwatch)参与观鸟,保护自然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鸟类观察」,搜索「chinabirdwatch」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福建省观鸟协会 www.fjbirds.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4-20 00:39 , Processed in 0.0577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