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4|回复: 9

雨天无事就发篇以前写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2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尾深山里的岗仑知青点
高峻的鼓山威武地耸立在我市的东面,鼓山的背面有什么?那是一大片更荒凉更神秘的高山。那高山顶上现在是没有什么人烟了,但是,上世纪7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时期,那里也曾热火朝天,建有岗仑、秋峰等好几个知青点。30多年过去,这些知青点早已人去楼空,成为废墟,但在近年来的登山热中,却又被人重新发现,成为众多登山者考古探险的好去处。本人曾是插队知青,又热爱登山和考古,那里自然是我必去的地方。
从快安上山,翻过高高的仙船山、大洋山,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在草灌丛中钻了4个小时后,我终于来到岗仑了。首先看到的是刻在松林间大岩石上的二行大字:“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心里不由的一阵激动,热泪也几乎盈眶。那可是1970年代最流行的口号之一。时隔35年那字已经开始分化模糊,但我插队的记忆却愈显清晰:冰冻三尺,赤脚下田挖泥;赤日炎炎,弯腰割稻,挥汗如雨;晚上收工,腰酸背痛时还要挑上150斤的稻谷,穿过又窄又滑的田埂回村。都说苦日子不堪回首,但时隔33年,回忆起来却还是,去苦辣,存酸甜,余味无穷那。
那石刻周边,原来是一大片茶园,现在早已长满高大的松树。在松树、茶树间小道穿行,不久来到知青点的废弃楼前。
保存最完好的主楼建于1972年元旦。其西半座象是礼堂兼食堂,东半座是二层石砌的办公楼。食堂内已长满荒草,只有大门和门上方闪金光的五星还在;但东半座二层石屋整个框架都还在。我进屋观看,但见第一层已成牛栏,满地是牛屎。第二层房间的地板上还铺有破棉被,墙上挂着破大衣,看来不久前还有流浪汉在此逗留。
楼房虽然破旧,那楼上、楼下却还有许多留言提字。有些是下流话,有的是工作留言。有则留言最让我心动:“追寻流失的岁月,重返故地,感慨万千!”是啊,忆当年,知青们从生活优越的大城市,从温暖的大家庭,突然间只身落户到偏僻贫困的山区插队,甚至还要白手起家。这痛苦,这沉重的生活、工作担子突如其来地压在他们的身上。一些身心素质好的,免强能够承受,象我这样身心素质差者,则被残酷地压垮。好容易盼来1978年上山下乡的结束,那些知青终于远远地脱离了此地,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怎么不会心有余悸,感慨万千呢。
岗仑知青点除了那座主楼外,还有3、4座附楼;都是当年的宿舍、澡房之类。这些楼房现全剩残墙断壁,而且里里外外长满大大小小的杂树灌木,犹如柬埔寨的吴哥古迹。一个时代的蹉跎岁月就这样慢慢被历史之树所掩埋。可以想象,当年苦难生活中的知青,照样在此苦中作乐,一天一天挣扎着度过那漫长的岁月。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岗仑,登上西面的一道山墚,但见眼前鼓山拔地而起,异常壮丽;南边闽江犹如银项链,一泻千里;风景无比秀丽!接下来一路下山,风轻气爽,走得轻松。那里的地形可真象井岗山的黄洋界,这令我想起毛泽东的一句诗:“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我想,当年的知青们也可以自信地说:“过了岗仑界,险处不须看”是的,当年那么艰难困苦的岁月都熬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心结不能解开呢?
(上面这篇文章写于2007年秋,时隔近3年现在从马尾到岗仑正在修路,正准备在那山顶盖别墅群,大搞房地产开发。咳,现那一带满眼尽是筑路造成的乱石堆、乱土堆;岗仑纯朴的原生态景观以及苏门羚、日本歌鸲、点胸鸦雀白鹇等众多野生动物已经一去不复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5 2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老师的文字,一定精彩,先顶再细看 
发表于 2010-1-25 22: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荒唐的年月,无奈的苦笑
发表于 2010-1-25 2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末一位69年的老插友儿子娶亲,酒宴也邀请我去了。在桌上几乎没有什么熟人,颇有些凄凉之感。当年他那一队共有六位知青,其中两位目前过得不好,就不请了(免得增加人家负担),另外两位年龄地位相差太大早已不往来了,第五位新近患了癌症。
那天晚上没人找我喝酒,所以席间基本没什么气氛。当晚又一次梦见在乡下插队,户口迁不回来……这种梦我大概每年都有数次,每次必被惊醒,醒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确认一下,这不过是个梦而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6 07: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南柯一梦,沧海桑田.....
有一年春节我刚回乡插队一年,实在是想家了就偷跑回福州。站在拥挤不堪、慢腾腾的火车箱连接处都感觉是那么的幸福。过完春节又回农村,夜晚,火车穿越在福建、江西的山区,有人轻声的哼起“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我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故乡,啊....”开始只是一个人在哼唱,慢慢的就成了整个车厢里的大合唱了,我一边唱着一边环顾四周,车厢里大部份都是裹着旧绿军大衣的知青.......
想起一个知青作家在回答外国记者问“如果没有知青上山下乡,就没有你这个知青作家,那么上山下乡是好事”时反问到:如果没有二战就没有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那你说希特勒法西斯发动二战也是好事?
当年大跃进、大食堂、大炼钢铁.....生态破坏,换来了什么?——三年自然灾害!但土地还在那儿,生态还可以慢慢恢复。而现在的一些无序开发建设,将换来什么?......有人曾说:过去,老子在山里打游击打下了江山,将来,孙子从城里又回到山里去打游击!
十年前我回被誉为鱼米之乡的老家去了一趟,在那我曾挖个坑盖些水草就可以捞起一草帽泥鳅的稻田已被一座一座的厂房代替,我曾游泳、钓鱼、洗衣过的河流已是淤塞污黑发臭.....前几个月,我又到我曾插队去过的福州山区去了一趟,那里的山林已被毛竹代替,我很疑惑这些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改变了农村什么?农村又改变了他们什么?如今的农民工进城,改变了城市什么?城市又改变了他们什么......
发表于 2010-1-26 08: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07年春节,全家陪着俺爹去了武夷山,特地去他当年的插队点转了下,一点都不认识了。据他说,当年那里可真的是原始森林,沧海桑田,人是物非。
因得此句:但知天游景,不见原始林。
发表于 2010-1-26 12: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斗地主....依稀还有些记忆,那是一个要彻底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疯狂年代,中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几近灭绝,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10-1-26 1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在这里也遇到知青。
其实本该想到哪哪都能遇到知青。因为那场浩大的运动是整个社会的,几乎所有城镇居民家庭都有“知青”。
我是福州居民中动员上山下乡的第一批知青,整整十二年后回到福州,原来的住房已经不属于我们,我们一家在办公室里度过三年。
发表于 2010-1-26 20: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到了七八、七九年知青大返城,那时到处还是山青水秀的,知青上山下乡包括农业学大寨并没有使环境破坏多少,真正使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是在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之时。曾有次听课,一老教授说:这是阵痛,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必须付的学费。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这样,德国的莱茵河也是这样的......靠!凭什么我们就非得走人家的老路?我当时一直怀疑这老家伙是不是当年被反右、文革给整怕了昧着良心瞎说八道!可事实证明,他说对了!
发表于 2010-1-30 2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也有类似情况:http://in.daqi.com/article/2797363_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12-4 07:53 , Processed in 0.0584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