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29|回复: 10

中国省鸟大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1 16: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我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了自己的“省鸟”,共14种。在评选国鸟的热潮中,丹顶鹤、红腹锦鸡、朱鹮等都是呼声很高的候选鸟。  

◆黑龙江、新疆———大天鹅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繁殖鸟),在我国华中一带越冬。由于新疆巴音布鲁克是它的主要繁殖地,被新疆选为区鸟。同时,因为黑龙江省的版图形状酷似天鹅,所以也将它选为省鸟。

◆辽宁———大白鹭
  由于全身白色,又名“白庄”、“公子”,属鹳形目,鹭科,是人们常见的观赏鸟之一。

◆吉林———丹顶鹤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是它的主要繁殖地之一。1984年当选吉林省省鸟,它姿态优美,鸣声高亢,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动物,也是我国的文化名禽。2002年3月13日,36名人大代表向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把丹顶鹤确定为中国的国鸟。

◆内蒙古———百灵
  也称蒙古百灵,是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特产(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3年被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区鸟。百灵鸟行动敏捷,飞翔速度很快,鸣声婉转,俗称“叫天子”,是很多养鸟人的宠物。

◆山西———褐马鸡
  我国独有的珍稀鸟类,分布于山西及河北局部地区(留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红皮书的濒危物种。它羽毛华美,姿态雄俊,自古就是著名的观赏鸟,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尾羽,状如马尾,故得名褐马鸡。1984年山西省将它选为省鸟。

◆山东、安徽———灰喜鹊
  又名山喜鹊,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有6个亚种,是我国最常见的鸟种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益鸟之一,同为安徽省和山东省省鸟。灰喜鹊是非常容易驯养的野生鸟类,和人极亲近,且能较好地领会人的意图。

◆宁夏———蓝马鸡
  又名“马鸡”、“松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甘肃、青海、四川等省的山脉中虽也有此鸟,但它的集中生活地却是在宁夏的贺兰山中,其寿命可达20年之久。
◆陕西———朱鹮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个已经延续了2500多万年的古老物种,一度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然而,1981年,我国鸟类学家刘荫增先生在陕西洋县发现了朱鹮。朱鹮的野生种群为中国独有,而中国只有陕西有,所以朱鹮最能代表陕西的特色。2003年当选陕西省鸟。

◆天津———海鸥

在海港城市天津,海鸥深受当地人喜爱,故被选为市鸟。

◆青海———黑颈鹤
  据统计,全世界黑颈鹤数量仅约900只,我国也仅有百只,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海省隆宝滩黑颈鹤聚集数量众多,被世界鸟类学家誉为黑颈鹤之乡。1990年青海省将黑颈鹤定为省鸟。

◆甘肃、四川、贵州———红腹锦鸡
  俗称“金鸡”,是我国特有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是甘肃、四川和贵州三省的省鸟,也是国鸟评选中极具竞争力的候选鸟之一。
红腹锦鸡

◆江苏———喜鹊
  除中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国除沙漠、草原地带外,各地都有分布,沿海地区最为常见,共4个亚种,均为所在地留鸟,它生性不惧人,常在人类居住的地方活动。和其它大多数鸦类一样,喜鹊是非常聪明的鸟,因而被江苏选为省鸟。

◆广东———白鹇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广东省重新评选省鸟时,白鹇以它在广东的亚种多、分布广、外形漂亮、机敏灵活、吃苦耐劳、生命力强和为本省群众熟悉等特点,顺利当选为新的省鸟。

◆海南———红脚鲣鸟
  2002年被海南省选为省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活在西沙群岛的红脚鲣鸟体态优美,羽毛雪白,绿嘴红脚,是极其珍贵的观赏鸟。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6: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稀鸟类和主要益鸟
  

  福建境内鸟类资源丰富,其种数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鸟10种,2级保护鸟69种。以往从武夷山市挂墩及其附近地区采得的鸟类新种有白额山鹧鸪、棕腹大仙鹟、短嘴鹟莺及蓝鹀等4种,新亚种有白鹇、竹啄木、棕噪鹛、红翅鵙鹛、挂墩雅雀、黄胸柳莺、黄颊山雀及赤胸鹀等31种。建国后,从省内采得的有紫翅掠鸟、凤头鹰、家八哥及红耳鸨等4种。
  一、珍稀鸟类(国家级重点保护鸟)
  1.短尾信天翁 全身大都白色、肩羽、翼、尾羽黑色。繁殖于澎湖群岛及台湾省附近岛屿。据1920年记载,此鸟在台湾海峡甚为普遍,目前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2.白鹳 别名老鹳。形态与白鹤相近,但其嘴长且坚硬,后趾也较发达。常栖于溪流近旁,以鱼、蛙、蛇和甲壳类生物为食,曾在福州发现过,为冬候鸟。
  3.朱鹮(朱鹭) 属濒危鸟类之一,目前全世界不足50只,除日本佐渡岛有3只外,其余主要分布在甘、陕、川、鄂等地。近年来在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发现朱鹮结巢繁殖,1957年曾在福州湾边发现1只。
  4.中华秋沙鸭 即普通秋沙鸭,嘴长具锯缘,末端呈钩状。栖于森林附近的溪流草甸中,善于潜水啄食鱼类。在东北北部繁殖,到南方越冬,曾见于福建省邵武。
  5.金雕 别名红头雕、红头鹫,是雕属最大且最凶猛的一种。栖于山地,常雌雄同伴高翔空中,捕食鸠、鹑、雉、野兔等,分布于西北、华北、西南及湖北等地,福州偶见。
  6.白肩雕 别名御雕。全身黑褐色,肩羽纯白。巢主要营于树上,主食小型兽类及鸟类,嗜吃黄鼠和兔,也吃尸体。在国内为罕见的旅鸟和候鸟,福州马尾曾见过。此外还有白尾海雕,偶见。
  7.黄腹角雉 别名挂墩角鸡。外形像家鸡,但比家鸡大。栖于海拔1000~1600米的高山中。喜欢潜伏,善奔走,非迫不得已不高飞。营巢在树上,分布于福建省中部和西北部。我国的特产种。
  8.白颈长尾雉 多栖于山林或峡谷间,有季节性游动的习性,群居,性怯懦,喜奔走或飞翔,常停留在树上,以种子、果实或嫩叶为食。主要分布于福建省西北部,是我国特产雉类。
  9.大鸨 别名地角鸟、野雁。足只有3趾,爪钝而平扁。善疾跑,生活在草原,福建省偶见。
  10.斑嘴鹈鹕 别名卷羽鹈鹕。嘴大扁平,嘴下有一大暗紫色皮质喉囊。生活在沿海、河川、湖泊等处,喜成群游泳,但不能潜水。以鱼类为食。繁殖于亚洲东部,长乐县曾发现1只。还有白鹈鹕,曾见于全省(冬时迷鸟)各地。
  11.白琵鹭(琵琶嘴鹭) 全身羽毛白色,嘴长而直,喙前端平扁阔大成铲状。栖于沼泽、河岸,索食小鱼和蠕虫。繁殖于北方,冬时迁至长乐县曾有记载。
  12.白额雁 额基具宽阔的白色带斑。栖息沼泽地带,食植物、昆虫。在长江下游越冬,福建省长乐和福州均有记载。
  13.大天鹅(黄嘴天鹅、咳声天鹅) 全身洁白,仅头部稍带棕黄色,颈长嘴黑。常栖于湖泊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也偶食少量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还有小天鹅,福建省曾有记载。
  14.鸳鸯 雄性鸳鸯羽毛鲜丽醒目,背部浅褐色;雌性背部苍褐色。鸳鸯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中,杂食,筑巢于树洞内,飞行能力较强。在东北繁殖,到长江以南越冬。见于屏南及平和等地。
  15.白鹇 别名银鸡。栖息于多林的高山。喜结群,晨昏时节在竹丛中觅食嫩叶、昆虫等。不善飞行。主要分布于华南,永泰、福州、连城、永安、三明、明溪、南平、邵武及武夷山等地曾见及。
  16.勺鸡 雌鸟的枕冠与尾较雄者为短。常活动在松林中,食松籽。国内北自河北,南至广东,均有分布,见于武夷山市(留鸟)。
  17.灰鹤 鹤类中最常见的一种,生活在湖边沼泽。食鱼、蛙、谷物等。繁殖于新疆及东北地区。在长江流域以南越冬。邵武曾见及。
  18.鸢(老鹰) 全身暗褐色,翅下左右各具一白斑,尾叉状,为福建省各城市、村镇和山野常见的一种鸟,但目前数量稀少。常捕田间害兽、蝗虫、蚱蜢、群飞的白蚂蚁,还兼吃小型动物尸体及其残屑,对农林、卫生有益。
  19.普通鵟(鸡母鹞) 上体暗褐,下体淡栗色,缀以棕白色斑。以鼠、蛇、鸟、昆虫等为主要食物。见于福建省各地(冬候鸟)。还有相近种:大 和毛脚 。
  20.鹰雕 头具显著的黑色冠羽,跗蹠全披羽。栖息于高山密林中,喜在高空盘旋,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及两广,见于南靖、福州、永泰、大田、南平和邵武(冬候鸟)。
  21.蛇雕 别名白腹蛇雕。头顶及冠羽黑色,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色,跗蹠裸出,布以网状鳞。平时栖息于山地林间及山林附近的开阔地带。嗜食蛇类,兼食雉、鸭及危害农、林的昆虫等。遍布于华南,见于南靖、永泰、福州、沙县及南平等地,近年来数量锐减。
  22.秃鹫(狗头雕) 大型鹫类。通体基本呈乌褐色,头披褐色绒羽,颈的裸出部分呈铅蓝色,皱颈淡褐近白色。栖于高山,捕捉能力不强。嗜吃鸟兽尸体,故有大自然的“清洁工”美称。偶见于沿海诸省。福清、建瓯、川石曾发现过。
  23.草鸮 上体具灰色蠹状纹,跗蹠生羽毛。主要生活于丘陵草丛间,常单独活动,飞行轻巧,无声。以鼠、鸟、蛙及昆虫等为食物。分布于华南,见于南靖、武平、福清、德化、永泰、福州、邵武(留鸟)。
  24.燕隼 别名虫鹞。体形大小如鸽,形略似燕。栖于林间和田间附近的疏林中。飞翔轻捷迅速,常在飞翔中捕食昆虫和小鸟。各地均有分布。由于种类数量少,繁殖力弱,需大力保护。
  25.红隼 别名茶隼,黄燕。似燕隼,但尾呈突尾状。多在丛林外缘、村庄近旁等处活动,也常在灌木丛旁的旷野或耕作区觅食,啄食害虫及有害的啮齿类动物。为主要的益鸟,繁殖力较强。见于全省各地。同类还有灰背隼、小隼及红脚隼。
  二、主要益鸟
  在福建众多的鸟类中,绝大多数是益鸟,它们均以昆虫、鼠类、杂草为食,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如杜鹃、黄鹂、燕鹆、啄木鸟等,大量捕食松毛虫、蝗虫、尺蠖、天牛、椿象;燕子、乌鸦、秃鹫等嗜食蚊蝇、腐肉;猫头鹰、鵟、隼等善于捕捉田鼠;灰头鹀、掠鸟、八哥、乌鸦等,常将林木、果树种子带到很远的地方去“播种”;环颈雉、田鸡、董鸡、白胸苦恶鸟等,喜食杂草。现分述如下:
  1.扇尾沙雉 别名扇尾鹬、田鹬。常出现于沼泽地,隐蔽于水草或芦苇间,食物为昆虫、蠕虫、小虾等。见于闽中和闽北地区(旅鸟)。
  2.四声杜鹃 俗名寡妇雀,光棍好苦。栖于山地或平原的林间,啄食甲虫、毛虫。见于福州、永泰、德化、武夷山市(夏候鸟)。同类还有大杜鹃(布谷鸟),见于邵武、德化(夏候鸟)。
  3.夜鹰 俗名蚊母鸟。栖于林中,主要在夜间活动,善于捕食松毛虫、金龟子、蝼蛄、蟋蟀等成虫。见于武夷山市、邵武、福州、永泰、德化及南靖等地(夏候鸟)。
  4.蓝翡翠 俗名喜鹊翠、黑顶翠鸟。以鱼、虾、螃蟹和各种昆虫为食。见于各地的池、湖、河川岸边或山涧小溪两岸的树林内。同类还有班鱼狗和白胸翡翠,均见于福州、永泰、南靖。
  5.三宝鸟(佛法僧) 常在森林中突出的树枝上停立,待机捕食空中飞虫,主要捕食蝗虫、天牛、椿象、金龟子、叩头虫等农业害虫。见于武夷山市、建阳、德化、永泰、福州等地(夏候鸟)。
  6.戴胜 俗名鸡冠鸟、花姑娘。头上羽冠鸣时耸起,翼黑色。嘴细长而略弯曲,常把嘴插到土壤里,啄食地老虎、蝼蛄、若虫等。见于武夷山市、德化等地。为地方性留鸟。
  7.黑枕绿啄木 别名山啄木鸟、山鴷。雄性头顶前部有鲜红块斑、雌性则无。春、夏主食天牛、星天牛、锯天牛的幼虫、松毛虫、蚂蚊、小甲虫等;秋、冬多取食隐蔽在树皮下越冬的害虫和植物果实、种籽等。见于武夷山市、建阳、邵武及德化。为常见的留鸟。相近种:斑啄木鸟、白斑啄木鸟、大拟啄木鸟、栗啄木鸟、姬啄木鸟、大黄冠绿啄木鸟、黄冠绿啄木鸟、竹啄木鸟、白斑啄木鸟及黄啄木鸟等。
  8.家燕 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食,见于全省各地(夏候鸟)。同类有金腰燕。
  9.白鹡鸰 别名白颊鹡鸰。见于山区小溪流、平原湖泊、沼泽或海岸等地。主食甲虫、蝇类、松毛虫等。遍布省内各地(夏候鸟)。还有灰鹡鸰见于福州、永泰、南靖等地
  10.白头鹎 别名白头鹟,多活动于丘陵、平原和住宅附近的树林和灌丛等处,春、夏间以害虫为食,见于各地(留鸟)。
  11.黑卷尾 别名黑龙眼燕(南名),常栖于山麓和开阔林地,大多活动在稍密的树冠上。几乎完全以虫为食。见于福州、永泰、南靖。还有灰卷尾和发冠卷尾。
  12.红嘴蓝鹊 别名山喜鹊。栖于丘陵、山区的阔叶林中。夏季嗜吃地老虎、蝼蛄、蝗虫、毛虫等昆虫;秋季还吃一些果实和谷粒。见于福州、永泰、南靖。同类有喜鹊、大嘴乌鸦、白颈鸦,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13.鹊鸲 体羽黑白两色,歌鸣时尾部上翘。山区平原村镇常见。叫声婉转动听。有时也在草地上猎取昆虫,主食害虫。全省各地均有分布。还有红肋蓝尾鸲和北红尾鸲,均见于福州、永泰、南靖。
  14.棕背白劳 常见于平原及丘陵地带。食物以昆虫为主,有时亦兼吃小鸟和啮齿动物。见于福州、永泰、南靖等地。还有红尾伯劳、虎纹伯劳、牛头伯劳及楔尾白劳,也普遍分布在全省各地。
  15.黑鸫 别名乌鸫。常见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的边缘,多在阔叶树上或园圃间觅食。嗜吃昆虫,尤其是幼虫,如蝇蛆等。各地均有分布(留鸟)。还有紫啸鸫及斑鸫。均见于福州、永泰、南靖等地。
  16.画眉 羽色艳丽,栖于平原或山丘的竹丛,灌木丛和开阔的树林中。喜结群活动,亦常与其他小鸟混群觅食。食性杂,但以昆虫为主。见于全省各地,为常见留鸟。
  17.环颈雉 别名雉鸡。脚壮善走,翅短不能久飞。主要栖息于丘陵、山区灌丛、草丛及竹丛,亦见与傍山的农耕地。觅食谷类、浆果、种子、昆虫等。遍布全省各地,为四季常见留鸟。
  18.黄腰柳莺 别名黄腰丝鸟。生活于茂密的柳树和针叶林中,常栖息于树上高枝,与其他柳莺混集成群。嗜吃蝇类、毛虫等害虫,见于邵武、德化、永泰、福州、南靖等地。
  19.白胸苦恶鸟(白面鸡) 栖于沼泽或近水的芦苇间,常活跃于秧田中,主要以农田害虫为食,也啄食一些作物种子。福建省终年可见。还有董鸡,见于南靖、德化、永泰、福州(夏候鸟);黑水鸡(红骨顶),见于邵武、福州、永泰(夏候鸟)。
  20.八哥 通体黑色,似黑鸫,遍布于平原的村落和山林边缘。喜结群,嗜吃有害的昆虫。八哥善仿人言或其它鸟类的叫声,常饲为笼鸟。见于全省各地,为常见留鸟。同类还有丝光掠鸟、灰掠鸟及黑掠鸟。
  21.红角鸮 别名耳红小猫王(南名),比猫头鹰(长耳鸮)小,头上有耳突,昼伏密林中的树枝上,夜间才出动觅食。主要捕食小型啮齿类,蝗虫及蛾类等,对农业有益。见于全省各地(留鸟),为稀少种。相近种有黄嘴角鸮和颌角鸮,遍布于全省各地。
  22.褐林鸮 别名猫头鹰。栖于山地大森林中,昼伏夜出,习性与其他鸮类有共同之处。见于德化、永泰等地(留鸟)。
  23.长耳鸮(长耳猫头鹰) 白天隐伏于树干近旁的树枝上,偶尔可见于山坡的灌木丛间。嗜吃鼠类及昆虫,繁殖于我国北部,秋季南迁越冬,见于福州、永泰。属鸱鸮科的还有斑头鸺鸟、 鸮、鹰鸮、黄嘴角鸮、颈角鸮、鸰鸺鹊及短耳鸮。鸱鸮科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猛禽,在灭鼠方面要超过白天捕食的鹰类。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 ... 28&Query=1&
发表于 2010-5-11 18: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BT出手不凡!真是好文章.慢慢学习啦.
发表于 2010-5-11 20: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鸟类资源丰富怎么没有评一只省鸟呢?
发表于 2010-5-11 20: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啊,咱福建为啥不整个省鸟呢?
发表于 2010-5-11 2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福建好鸟太多?
发表于 2010-5-11 2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不是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的我国特产雉类吗?
发表于 2010-5-11 2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10-5-12 22: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难得,学习了。
发表于 2010-5-20 2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收藏了
发表于 2010-5-22 11: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境内鸟类资源丰富,其种数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鸟10种,2级保护鸟69种。

福建鸟人的荣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4-30 10:53 , Processed in 0.0590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