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3|回复: 6

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难觅影院导演微博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8 14: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物求助SOS:【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难觅影院导演微博求助】被定位为“中国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的电影#天赐#”,《天赐》自1月21日上映以来,遭遇贺岁档残酷的市场挤压,在影院里难觅踪影。这部拍摄时间长达7年的影片,过程曲折感人,却濒临惨淡收场的危机,导演@天赐_孙宪 真诚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关注与转发。 原文转发(1748)|原文评论(410)
发表于 2011-5-18 14: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具体点吗
发表于 2011-5-18 14: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拍摄的是什么内容的。

我记得有次福建这里拍摄了个关于保护丹顶鹤的故事片(高清DV拍摄,非胶片拍摄),立意应该是很高的,但看了故事情节,实在看不下去。这个片子最后还获了什么奖了好象。

所以说宣教也要有法子,如《鸟与梦飞翔》。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2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简介
  《天赐》将是中国首部鸟类故事片。2011年1月14日,该片在国务院新闻发布大厅隆重举办全国公映发布会。该片历经七年七个繁殖期,采用高清磁带记录方式完成素材拍摄。影片讲述了一只黑尾鸥由出生到长大的艰难历程,期间经历了丧父之痛、失兄之痛直到最后失去母亲成为孤儿,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的故事。影片采用实拍的原始方式,忠实的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完成故事的情节发展记录。
故事梗概
  每年春天成熟的黑尾鸥都要集结起来一起飞回家乡的小海岛,在那里哺育下一代。小岛曾经是美丽天堂,阳光明媚、鱼虾丰美各类的鸟儿们和谐相处。然而曾几何时,觅食开始困难,生存开始变得艰难,鸟类为了领地的争斗越来越频繁,这是噩梦、也是我的宿命。   在蛋壳的摇篮中我听到了大海的声音,我冲破了黑暗看到了世界。我惊叹海真大、天真高,我似乎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有一对翅膀。   最初的探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邻居无情的把我赶下山崖,掉入大海。当妈妈把我从海水捞起的时候,我提早体验了飞翔的滋味。   世上的幸福往往需要理由,世上的不幸却常常无端发生。父亲在海边咬中了鱼钩,再也没有回来,大哥被毒蛇咬中倒下了。二哥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没有安全的地方,我不知道,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我该待在哪里。我希望能有一个容身的地方,我渴望能和大家和睦相处。但“家”已被凶悍的邻居侵占,家已经不再属于我了。我只能离开鸥群,躲得远远地,在母亲嘶哑的叫喊声中,我开始了孤独的成长......   我忘乎所以地练习飞,连续闯入别人家的领地,招来连番的欺虏,我愤怒的反击,但渐落下风。危急时妈妈再一次从天而降,愤怒的扑向对手。妈妈不幸受了重伤。傍晚夕阳下她突然纵身跳下了悬崖。   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活下去了……   主人公黑尾鸥——人们习见但并不了解   黑尾鸥是亚洲东海岸独有的一种海鸟。   每年春夏,它们选择亚洲东北部海域的孤岛繁育下一代。   繁育期间,黑尾鸥有着和人类一夫一妻制相似的家庭结构。每对黑尾鸥一般产3枚卵,但小黑尾鸥的成活率只有30%左右。   秋天到来,所有的黑尾鸥都会离开春夏繁育生息的孤岛。它们分成无数小的群落,有的会飞到南方去,有的就在北部沿海地带流浪。直到第二年春天,重回孤岛。   【导演的话】   我们在海中的孤岛上拍摄黑尾鸥有七年之久,而黑尾鸥在这些岛上繁育生息已不知有几千万年了。七年零距离的融入黑尾鸥的世界,我们找回了对生灵应有的尊重和对自然应有的敬畏。生存很残酷,生命很脆弱,生命很顽强 ,生命还是很美好... ...   如果说《帝企鹅日记》是关于鸟的史诗,《迁徙的鸟》是关于飞翔的赞美诗,那么《天赐》就是鸟类世界的小说《活着》。黑尾鸥在飞禽的世界中 是一种很平凡的鸟,“天赐”也不是海鸥乔纳森 能够超越平凡... ...   天赐的理想就是平凡的活着,有着平凡的快乐和幸福,然后有一个平凡的家生儿育女,但她平凡的愿望 ,都可能只是一种奢望。   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有机会将这一切变成电影,我们庆幸 ,庆幸自己的坚持并非毫无价值。《天赐》是关于黑尾鸥的电影,也是关于生命、生存、生长、生活得电影,在电影里 ,我们只说鸟 ,不说人。
摄制历程
  多年拍鸟 意外触“电”   孙宪和主创人员王建涛、于辉等都是威海人,现供职于环翠区电影公司。他们的履历十分简单:孙宪曾在曲阜师范大学学油画,毕业后成为电影公司的普通员工,后又开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王建涛曾当过长途汽车司机、大修厂修理工,在济南广播电视学院学了两年摄影后,自己开了间小照相馆;于辉,则在电影公司跟孙宪学美工…… 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几名威海人,却机缘巧合地拍起了电影…   孙宪自幼喜欢鸟,鸟类摄影是他多年的最爱。威海,有美丽的天鹅湖,还有栖息着濒危保护鸟类黄嘴白鹭以及大群黑尾鸥的海岛,摄影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于是他决定将镜头对准这些美丽的精灵。 2002年5月,带着自费购买的摄影设备,孙宪他们走进了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有点亲切鸟类王国。 时间长了,孙宪积累的素材日渐丰富,之后,他陆续剪辑了几部纪录片,其中纪录片《老袁的冬季》获得了四川国际电视节自然与环境类“亚洲制作奖”,收获了“金熊猫”奖杯。而其他获奖者都来自世界知名电视台。   2004年,孙宪手里已有长达两百小时的鸟类摄像素材,这是他们几年血汗的结晶。最初,孙宪想制作一部十几分钟的鸟类纪录片。然而,如此丰富的素材,让他感到有些难以取舍。就在此时,著名电影剧作家袁学强看了素材,认为可以剪辑出一部以鸟为主角的电影。孙宪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这一重新定位,意味着孙宪要全部舍弃之前拍摄的“标清”素材,转而进行“高清”素材的拍摄,同时要给影片加入戏剧冲突等诸多艺术元素。尽管当时已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孙宪没有料到的是,他们遇到的难度和挑战竟会如此之大。   扎根海岛 险中求“拍”   2005年4月,孙宪他们开始进行“高清”素材的拍摄,由此踏上了充满艰辛的拍摄之路。《天赐》的主拍摄地是威海的海驴岛。由于鸟大都筑巢于崖壁或顶峰上,每次拍摄,孙宪他们必须攀爬60多米高的垂直崖壁,而且还要背负几十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再加上岩石风化得比较严重,每行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孙宪他们的拍摄时间是每年的四月下旬至八月初。岛上温差较大,五月上旬还要穿鸭绒服,一进入六月气温会陡升,地表温度接近40℃,一个夏季每个人的脸上都要脱三次皮……   在海岛的日子里,很难吃到一顿热乎饭,几乎每天都在啃干粮,因为这,几个人经常闹肚子;有一次因为天气原因,船不通了,没有吃的他们不得不找来野菜充饥。潜伏是拍野生动物最有效的办法,但因为岛上的遮掩物相对较少,他们只能尽可能地坚持不乱动,尽可能地减少起立、坐下的动作,有时在一个点上一待就是一天。夏季岛上岩石散发的热气让人难以忍受,坐在上面就像坐在蒸笼上一样。另外,岛上的蚊子和一种叫“小咬”的飞虫,会不时地骚扰他们,这些飞虫的嘴能穿透迷彩服,凡是它们咬过的地方都会出现一个个又红又硬的大疙瘩,奇痒难耐,让人坐立不安。 与困难同时存在的,还有危险。其实,每一次顺着垂直崖壁爬上爬下,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脚下的石头稍一松动,都会让他们惊出一身汗。   海岛上的天气变化无常。一次,孙宪他们上了主峰,没想到在中午时分,伴着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开始他们很兴奋,因为只有在雨中拍出来的镜头感觉才到位。但拍摄了一会儿后,他们突然意识到了雷电的问题———旷野中摄像机在工作状态下极易“招惹”雷电。就在这时,一团火光闪过附近 的海面,一声巨大的雷声响起,他们感觉脚下的岩石都在颤抖……他们马上收工,此时,闪电一道又一道地划破雨幕,仿佛要把整个海岛撕碎。至今想起当时的情景,他们还有些后怕。   为了影片需要,孙宪他们曾去过大连的蛇岛等几个岛屿。有一次,王建涛在潜伏等待拍摄小鸟破壳时的场景,其间,附近一草叶上有一长约30厘米的怪物扑向了他,这只怪物长着蛇头和蜥蜴类的四只脚,幸好他及时躲过。事后老渔民告诉他们:当地人叫它“金腿蚂蚱”,是有剧毒的。于辉是个女孩子,在拍摄过程中也曾险些被毒蛇咬到。 艰苦的拍摄环境让他们伤痕累累。于辉上岛后,腰椎三节严重错位,拍摄时只能靠腰托支撑身体坚持拍摄。王建涛右腿曾被海岛的崖边尖石划伤,伤口深处露出白色的骨头…… 也许是鸟儿被他们的执着所打动,在岛上拍摄的最后3年,他们和鸟实现了零距离接触,鸟儿会不时地落在他们的摄像机上,与他们进行无言的沟通。在孙宪他们看来,这是一份特殊的收获。   每次拍摄时,孙宪他们三人会分三个机位各守一角,久而久之,业内人士送给了他们一个昵称:三脚架。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孙宪他们三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离不弃,组成了最稳固的团队,由此,“三脚架”在海岛上越扎越深,越扎越稳……   资金短缺 众手济“困”   摄制电影,需要资金。但是孙宪他们没有钱。因此,《天赐》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当年,“金熊猫奖”颁奖时,孙宪就是因为拿不起路费而不能到四川领奖。当孙宪拍摄的纪录片《天鹅先生》成为克罗地亚国际纪录片节首映片时,孙宪还是因为没有路费而不能前往。   2008年1月24日,孙宪他们拿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的电影拍摄许可证时,资金已经枯竭,完全陷入了绝境。 当年3月,山东盛泉集团决定投入资金,这使得影片的后期制作有了重大转机。然而,当年12月,资金再次紧张,刚在北京进入剪辑阶段工作的剧组又一次无奈停工。   2009年1月15日,春节临近,剧组放假。当把所有设备装到车上时,每个人都没有说话,孙宪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之后,孙宪独自坐在空空的屋里抽烟,屋里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他之所以没有和大家一起回家,就是想在北京看看能不能再找一条生路…… 峰回路转。2009年3月,威海增泓渔具有限公司为影片投入资金。孙宪他们又开足了马力。3月底,影片粗剪完成。当天,孙宪带着大家第一次出去吃了一顿自助餐。看着大家伙突然倍增的饭量,孙宪心中生出了很多自责和愧疚。   2009年10月13日,影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并被电影局确认为“中国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同日,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相中《天赐》,并拟定投入资金,着手影片发行前的准备工作。除了这些企业积极支持外,市委宣传部、环翠区委宣传部也大力予以支持。老友单斌曾把一大袋现金丢到孙宪桌上转身就走,未等孙宪说一句客套话。之后又有几个同学慷慨相助。孙宪知道这些情意的份量,他由衷地感慨《天赐》是让“情意、信任”救活了。   生命坚韧 感谢有“爱”   随着《天赐》在全国公映的日子越来越近,孙宪说“《天赐》是幸运的”这句话的频率明显高了。确实,《天赐》是幸运的,孙宪也是幸运的。在影片剪辑工作结束后,其它方面的工作就要全面展开,特技制作、音乐创作、动效制作、主题歌曲等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在随后的日子里,孙宪他们接触了很多艺术家,诸如交响乐作曲家甘霖、作曲家陈彤、青年导演宁敬武、剪辑师贾萃萍、录音师龙筱竹以及真情奉献的徐静蕾和谭晶,他们都为影片做出了贡献。孙宪坦言,在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后,很多曾经的伤心已经淡去,沉淀在心底最多的是感激。孙宪忘不了著名文学家、艺术评论家柯文辉老先生拉他到家里,和他促膝谈心,为他解惑鼓劲,并为他做的那碗玉米糊;孙宪忘不了未曾谋面的著名篆刻、书法大师吴颐人先生曾让人转给他们写有“三角架”的一幅字;孙宪忘不了70多岁的丛德升老先生带病陪他去北京,回来后就住进了医院……孙宪将所有的感动都化成了一句话:感谢有爱。这些年,曾有很多人问孙宪:这么折腾到底想干吗?“不为别的,因为《天赐》经历过了太多的磨难,但它始终勇敢地活着。我只是想讲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我想把我看到的鸟世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尊严,那怕一草一木都应该尊重,这是我多年对自然、对鸟的理解。”孙宪如是说。   《天赐》讲的就是一只失去所有亲人的小黑尾鸥孤独地与命运抗争,历尽磨难后完成生长的故事。可以说,这也是一部励志影片,孙宪希望这能给所有身处逆境的孩子一点鼓励,让他们能够坚定地站起来,最终成为天之骄子! 这正如他创作的这部影片主题歌《通天的道》里写的那样:一条路伸向天涯海角,一颗心要把世界拥抱,生命在风雨之后闪耀,路到绝处是通天的道。
影片看点
  作为中国首部鸟类电影,《天赐》填补了国内影片的一个空白,导演孙宪是威海人,剧组的主创人员也都来自威海,影片在威海成山头海驴岛取景,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威海本土企业及政府的投资帮助。拍摄过程中当地居民给摄制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经过七年拍摄,摄制组对海驴岛及海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于辉告诉记者,等来年春天,她要回海岛看看那些海鸟。 为了提升《天赐》的艺术品质,剧组还邀请了徐静蕾为影片中成鸟部分进行配音,并请谭晶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歌《通天的道》,两大巨星的加盟给影片增添了巨大的光彩。
幕后制作
  “三角架”的七年艰辛   《 天赐》 作为一部鸟类电影, 电影里只讲鸟,没有人。但在戏外摄制组经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坚持了七年拍摄的导演孙宪,以及摄影于辉、王建涛因为每天分三个机位各守一角,被当地摄影圈的人送了个别称——“三角架”。   为使拍摄效果更逼真,三人常常要攀登6米多高的垂直悬崖。三人都曾受过伤,孙宪的头被坠落的石块砸出血,王建涛腿部多处受伤,女摄影师于辉腰椎错位。拍摄组还要克服岛上温差大、气候反复无常的磨难。孙宪说,因为拍摄周期是每年的4月下旬到8月初,岛上温差很大,5月上旬还要穿鸭绒服,一进6月气温陡增,近40℃的地表温度要持续两个半月,每人的脸每年要暴3次皮。大雨、大雾都会延误拍摄的进行,下雨时宁肯让自己淋雨也不能让摄像机淋雨。还有蚊虫叮咬、蛇虫出没以及负重攀岩等危险和困难。于辉说:“起初是蛇追我,后来是我追蛇。”第一次在岛上见到蛇时,她拍了一会儿,看到蛇往后爬时,她丢了摄像机往回跑,到后来,她主动去寻找蛇拍蛇的不同姿势及场景,还为了拍蛇进攻的镜头主动将镜头接近蛇。   经历了拍鸟的诸多不易经历后,撤离海岛时于辉对孙导说:“下辈子如果你还要拍鸟,那我就做只鸟,你想怎么拍我就怎么飞……”。
发表于 2011-5-19 00: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初就看过有关这部电影悲惨票房记录的报道
很赞同“下辈子如果你还要拍鸟,那我就做只鸟,你想怎么拍我就怎么飞……”
发表于 2011-5-19 11: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谁能联系上作者?目前困难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4: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鼻涕耷不流 于 2011-5-19 15:06 编辑

应该是希望有院线能上他的电影吧。
具体不知,可以关注他的微博:
http://t.sina.com.cn/1932636863

还有报道;
http://ent.sina.com.cn/m/c/2011-01-26/06453218791.shtml

http://news.163.com/11/0317/15/6VC1IRN500014JB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5-6 06:59 , Processed in 0.0514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