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1|回复: 15

2013、01、20森公赏梅、观鸟、探险、搭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 1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福州晴 于 2013-1-22 14:01 编辑

psb_meitu_3.jpg

约上一班同学,户外游,跟班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都显得很兴奋。

psb_meitu_2.jpg

借机环保一下。

psb_meitu_3.jpg

这鸟,让小女生惊叹了许久,好漂亮啊。。。

psb_meitu_2.jpg

既吃虫,也吃花蜜的鸟。

psb_meitu_6.jpg

小女生还惊叹这只在水边见到的有珍珠花纹的鸟。

psb_meitu_1.jpg

赏花观鸟后去探探险吧!

psb_meitu_4.jpg

书上有一课《搭石》,说的是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我们也来搭搭石吧。

森公赏梅、观鸟、探险、搭石,小朋友很有感觉,好玩;妈妈们也很有感觉,这当妈吧,还真是体力活!

(还有小麻雀老师精彩的花信风课,内容后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2 1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户外活动真好.
发表于 2013-1-22 2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
发表于 2013-2-25 09: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晴--重视素质教育的好妈妈
发表于 2013-2-26 16: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的《花信风》呢?
发表于 2013-2-27 15: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喔,记性不好,活动总结记到自己日志去了。让桥姐姐久等了。
这次活动还是《农历天空》的课程--《大寒寻梅》,自然、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结合,主要意图是让孩子读懂“梅花”。
就把我的日记搬上来吧,各位莫笑,当家长的都是这么变着法搞活动忽悠孩子学写作文
发表于 2013-2-27 15: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麻雀 于 2013-2-27 15:57 编辑

大寒寻梅.jpg

     大寒之日,天气晴好,天蓝得象高原雪域。森公的樱花园大片的花儿绽放,点缀山间,灿若云霞。这样的暖阳,这样的花开,让人疑是阳春三月。孩子们和家长们赖在一潭碧水边的樱花园,已经是心猿意马了,我的心也在山樱花树上“叉太”身上了。很怀疑“大寒”活动还能继续下去吗,何处才能觅得寒梅的芳踪?
玩够了,收拾心情,决心上山寻梅!龙潭深处,山脚梅园,那般仙姿玉骨,果不是山樱花可比。呼一群孩子,仔细观察后席地而坐,活动开始!浅红女生很小心把树下拾到的一朵落花交给我。先让孩子们静心,闭上眼,听一曲《梅花三弄》。然后把那朵小花交由他们一个传一个,再细看,闻香。击鼓传花开始了,我背对他们放《梅花三弄》,事先准备好的绘着梅花的球就是传花,音乐停时执花者与大家分享他眼中的梅。
    孩子们喜欢游戏,情绪高昂。过程很精彩,记得:浅红女生说出了梅花花瓣的轻、薄;花有单瓣与复瓣的不同品种。深红女孩分享了梅花的清香。当我提示可用文学性表达时,小黑同学用了一句精彩比喻“梅花,白的象雪,红的似火”,他还注意到梅花的5片萼片,并分享了梅花的色,除了红、白,还有绿梅。再次提示观察梅花不只停在花上时,浅红女生又发现了梅枝的细与树皮的刺。于是借机讲解赏梅“色、香、形”之形,指的是梅枝之“疏、瘦、古”。对于自然形态的梅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都能基本全面掌握主要特点。
    第二轮的传花,开始分享文学意义及精神层面的梅花了。第一个分享的深红女孩选了一首梅花诗来朗读。白居易的《新栽梅》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相信她是第一次读这首诗,但不仅读得好,也理解、解说得好。轮到羊时,是一首元·段克己《忆梅》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有点难,让他换了一首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解释“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时,关于“一夜清香”小黑同学冒出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释了那种“一夜绽放”的意境。在反复诵读中,孩子理解了梅花“寒彻骨”经历,也就理解了文人、画家所赞美的梅花凌寒不惧的品质。
    第三轮的传花,再对“寒彻骨”的植物学属性做解释,设定自然问题提问孩子们。
“花儿为何开得这么红?”
答:“吸引为它传粉的媒人。”
“严冬开放,媒人是谁?”
“梅花是风媒还是虫媒?”
答:“蜜蜂”
“如果你是花,当你不漂亮时要如何?”
答:“要香”
“如果你不漂亮,也不香呢?”
答:“那就臭!”这个问题,同学们答得快。
“如果你不漂亮,也不香,也不臭呢?”那就给虫虫或者鸟儿准备一口蜜吧!
“对呀,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点。”一个妈妈总结道。
“最后,如果你不漂亮,也不香,也不臭,又不准备蜜,也不想灭绝,你想怎么办?”我不依不饶。
答不上了,孩子的智慧赶不上植物的智慧了。“那就开满了一大片吧,团结力量大。”结束活动,红衣女孩很不舍,她说击鼓传花很好玩。她认真地抄走了王冕的《白梅》,还画了一朵梅。
    后半程就是黑同学和羊同学的冒险小分队了,两妈去观鸟拍鸟,两孩朔溪、搭石桥,开心得不得了。回程路过桃花园,已是黄昏。鸟儿又多了,我叹了一声“鸟儿回家了。”小黑同学又来了一句精彩的“倦鸟归林!”
    总算有点诗意了!

附:小黑同学的“童眼看梅”,他更多注意到了梅树下的细节。
童眼看梅.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2-27 16: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孩子们在梅花树下定定坐了1个小时多,玩这个忽悠人的击鼓传花 严重表扬一下
活动.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7: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雀老师的花信风课真是太赞啦!
发表于 2013-2-27 17: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小鴒鴒妈妈
发表于 2013-2-27 1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简单的桥 于 2013-2-27 19:22 编辑

这样的活动,有这样一群用着重样心思和情愫的妈妈,不精彩都不行!严重赞一把!只恨我家宝宝太小,跟不上,到他长到三四年级时,还能找到这样的妈妈群吗?
发表于 2013-2-28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桥姐姐,家长都是跟随孩子共同成长的。福州活跃着许多这样的家长群,有各年龄段的,活动都很精彩,无需等到你家宝宝3、4年级
发表于 2013-2-28 15: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小麻雀
在公园里邂逅过好几个群家长组织的户外活动,千篇一律地办成室外课堂,骨干家长是老师,没了妈妈的面孔。一大堆孩子在一起,讨好大人似地抢着“课外阅读”,却没几人能真的在读。大人还在兴致勃勃地兴奋着,除了“当家小生”、“当家花旦”为自己的主讲攒着劲,大多数孩子们已经满脸倦意。一个小女生的爸爸为了激起女儿的热情,忽悠她“等结束后我们去昨天说好的地方玩。”女孩没劲:“我现在只想回去。”

感觉他们的活动在形式上是够大(2/3个班的人数啊),可是家长的立意和你们完全不一样。
发表于 2013-2-28 16: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麻雀老师的功力了得,学习了
发表于 2013-3-1 14: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桥姐姐,我也觉得自己是在搞室外课堂,只是规模小点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6-2 03:40 , Processed in 0.0624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