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2|回复: 1

乌石山 阴阳石刻“乌石在 黎公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 0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单的桥 于 2013-9-1 07:54 编辑

乌山道山亭西侧有一座大亭,为黎公亭。黎公,即明代抗倭名将黎鹏举,字冲霄,安微合肥人。明嘉靖三十七年 (1558年)任指挥佥事,当时正值倭寇侵犯,闽江口五虎门陷落,福州形势危急。黎鹏举亲率一支水师,在马尾罗星塔、闽安镇一带大歼顽敌,使福州转危为安。更有“领军围战漳浦后江土城,歼倭寇数百”、“在闽东北部沿海 以火攻敌战舰,使敌舰连船带人伙同兵器全部沉入海底”等战功,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后人便建了此亭。
psbCA54J9CO.jpg
亭有联:平倭御寇功昭日月 护国安民德绍春秋

在亭的东下方,有一块形如头巾的岩石,刻有“乌石在,黎公在”六个楷书大字,这就是乌山摩崖石阴阳刻奇观。这整块崖石形同于古代男子束发所用的头巾,故取名为幞头石。石上以阳刻“乌石在,黎公在”六字楷书,是福州唯一的一副阳刻摩崖题刻,这六个字是纪念明黎公抗倭之功,郡人为其歌功颂德所刻。镶嵌于阳刻底部的阴刻成于更早的元朝至元年间,一阴一阳镶嵌的石刻相距200多年,这一罕见题刻也是全国仅有的。
psbCAI6K38T.jpg


幞头石

在神光寺碧云禅壑上,高二丈余,色黑,又名“黎公崖”。明嘉靖初,万安指挥佥事黎鹏举以御倭有功,郡人勒“乌石在,黎公在”见《石刻》。六字于石,以颂其德,因名。
明 陈衎《黎公崖记》: “乌石神光寺大殿后有峭壁,高广将十寻,嵌空而俯,翠色黯然。嘉靖初年,郡中士民铭其腰曰,‘乌石在,黎公在’,遂名为黎公崖。游者望崖读铭,永怀往哲,未之暂忘也。黎公者,名鹏举,字冲霄,先世合肥人,移袭泉州卫千户,军中称忠勇将军者也。岁戊午,倭夷跳梁海上,将军守备汀漳,夷聚舟树帜,屯漳浦后江土城。将军部署合围,夷守御严,将军设伏于郊,取牛车载草蒙以抵城,夷开门突战,既而入伏中,将军双鞬、左右射,率亲兵夹击,人人摧锋,十当百,遂斩其渠魁及首功二百余级。夷素忸官军,是役出不意,惊阻崩溃。因乘胜蹑草车登城,破其巢穴,尽歼之。幕府上功,赐金币,官指挥佥事。已奉檄镇万安,夷从宁波随风至者,轴轳崖立。五虎门失守,烽燧接郡城,士女框忧震叠,大夫但坐视,郡城危甚,将军逆潮鼓棹,尾而牵之,嚣战移时,焚其舟,夷遁,追及梅花大金,八战八克,皆身先士卒,夷复崩溃散去。晋爵参将,守福宁。而仑山沙澳诸夷万余,势张甚。将军昼夜兼程,别令一军从焰岭捣其后,劲呼,声动地,江水为立,斩首千五百六十余,焚溺无算。夷之巨舰利器皆尽,复崩溃散去。时福宁无赖年少受夷啖,许为内应,设福宁为夷所据,则郡复危矣。于是士民食始甘味,眠始帖席,仕于官者,出于涂者,耕于野者,商于市者,诵读于序者,咸为将军颂祝,曰:“微将军,其如吾之父母何,其如吾之妻孥何,海枯石烂,惟将军寿无疆。乌石,郡之护山也,嵯峨磊落,与将军名俱永矣。故铭而勒之。然将军战功不止于闽,在吴有上海之捷,在浙有烈港之捷,有临山平湖突石啖浦之捷。凡复二城,解八围,手斩夷酋之雄长,为中国患苦者潘若海、江一峰,故名将如戚公继光、俞公大猷皆与将军先后建树相推服。而将军之复五虎、全福宁,则戚、俞二公尚未至,其绩尤峻烈云。事闻,世宗皇帝嘉其忠勇,赐敕书褒奖,因称忠勇将军,今倭不敢入犯矣。东奴之桀骜未息,中国之萑苻四起,望崖而止者,安得起将军于九京哉。山高水长,白云在远,予将枕藉于斯崖。”【摘自乌石山志——古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08: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简单的桥 于 2013-9-3 20:15 编辑

《话说三山两塔》作者唐希先生在书中有一篇关于“黎公”功绩的介绍《乌石在 黎公在》。经过唐希先生同意,我录入在这里,与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共享。

乌石在  黎公在
乍读“乌石在,黎公在”时,一定会认定它是一句口号。是的,它就是一句战斗口号,而且被刻在了乌石山神光寺碧云禅壑的一块大石头上,竖刻两行,每行三字,有一米二三十,巧妙的是这段乌石山上惟一的阳刻,在雕刻时还是叠刻在一段阴刻的文字上,阴刻的字多且小,总体上看去像是经过现代人的电脑平面设计一样。这段题刻所在的岩石就是称“黎公崖”,所处的园林就称“黎公园”。【桥注:现在的黎公园即“天台桥”西那个石板铺就的大平台,每天许多市民在此打羽毛球、散步的地方。】
如果从黎公园门前上行【桥注:此门现已不存在】,经过雀舌桥【桥注:即天台桥】西折过道山亭再上行,快到旧涛园题刻的霹雳岩附近就能看到一座长方形的大红亭子,人们会告诉你,这亭子就叫“黎公亭”。
谁是“黎公”?在同一座小头即有题刻,又建亭,亭子这么大,题刻那么精美独特,这“黎公”一定为福州人民谋了大幸福,福州人民才如此纪念他。
黎公者,名鹏举,安徽合肥人,明朝抗倭将领。
明代抗倭的历史福州人是太熟悉了,关于抗倭将领,知道的有张经、戚继光,还听说过俞大猷。张经抗倭较早,一个战役打下来,胜利了却被人诬告,死了。因他 福州籍人士,所以在福州人人皆知他冤案平反之后“金头御葬”的故事;戚继光名气大,几场胜战打下来后班师回朝,福州人民仿造戚家军的干粮制成了风味小吃,叫“光饼”、“征东饼”;而黎鹏举乘夜色设伏兵于城下,然后用牛车载草,到城下引诱倭寇开门出城,于是伏兵四起攻入城中。使用双弓的黎鹏举,左右开弓,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歼敌数百。
第二次是倭寇从宁波出发,以船 队攻入闽江口五虎门直逼福州城。黎鹏举追 兵到长乐梅花,打了大胜战。
再一回在闽东北部沿海,以火攻敌战舰,使敌舰连船 带人伙同兵器全总沉入海底。福州再次得以安宁,原本食无甘味、睡不贴席的福州市民这才安居乐业。
黎鹏举在闽抗倭经历早于戚继光和俞大猷,人们尤其感恩。明代文人陈衎写了《黎公崖记》为黎鹏歌功颂德的同时,记述福州市民刻黎公崖的缘由。有“海枯石烂,惟将军寿无疆”之句,还说:“乌石,郡之护山也,嵯峨磊落,与将军名俱永矣。故铭而勒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5-6 11:45 , Processed in 0.0623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