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98|回复: 58

那些与植物有关的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2 16: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尔参加鸟会活动,与前辈一起聊天,扯到植物时,常常会问我一句:看些什么书?
什么书呢?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我无法应答,往往左右而言他。
最近的一次,花香姐也问了同样的话。
头脑发热,开口应了句:福建植物志吧。
事后一想,真是太没有诚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6: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箱底 于 2013-11-23 23:36 编辑

0.jpg

1.《花卉栽培与药用》作者:闻子良 闻荃堂 1988年首印首版
姐姐购于89年的北京,带回家后我便占为己有。
那一年,爸爸卖掉了乡下的房子,我也彻底告别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从此,再不种花。
这本书共记载了120多种花卉的栽培和药用知识,基本上囊括了我所种植过的植物。这么多年来,书一直陪在我身边,有了它,我便觉得那些花草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

书的内容很简单,先是介绍花卉的学名、别名、科名,后是形态特征,偶尔插些小典故,接着便是繁殖方法,不外乎播种、压条、嫁接、扦插、分株这几种,最后讲的是药用知识和参考便方。每介绍一种植物外带一幅黑白线描图,图片说不上精致,主要特征还是顾全了,因为是熟识的花草,还是能一眼辩认出来。

作者闻子良和闻荃堂,读完前言与出版说明,对他们还是一无所知。不比现在出版的书,除了照片,还外带一堆自我介绍。很多年后,我通过别的书籍找到了作者的蛛丝马迹。俩是父子,江苏籍,中医世家。儿子闻荃堂,曾是教师,后到博物馆工作,多半喜欢古玩兼文学,陆续出过一些小书。

书的附录中除了常见病症所用花卉索引,还有国花、省花、市花一览表,花期一览表,花卉栽培管理月令,另外,还收集了不少赞花词。此类书籍新出版的颇多,内容更齐全,图片也更精美,可我知道,肯定缺了书中这份雅兴。

这本书让我最不满的地方,便是动不动引述郭沫若《百花齐放》中的句子,忍不住要对闻老的趣味打个折扣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6: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箱底 于 2013-11-23 23:36 编辑

0.jpg

2.《花经》作者黄岳渊 黄德邻 1985年首版首印
90年代购于上海文庙,具体哪一年我已经忘记了。

当年买下这本繁体竖排的旧书,习惯使然,好象并不是为了阅读。
老上海的黄家花园,声名遐迩。这一对父子,也是无人不知。黄老尤爱菊,园中品种多至二千有余。每届花时,各界人士,裙屐联翩,纷来观赏,盛况一时。吾生晚矣,蜗居斗室间,只剩下翻书的份了。

书中的自序,很是有趣:予七岁入塾,十一岁习制艺,业师为予远戚赖姓,一日谓予曰:“汝好攻读,今年可应县试、府试,明年即可应院试;入学之后,又可应乡试、会试、殿试,后望无穷焉。”      
予闻而欣然,因续之曰:“再进,且考皇帝矣!”师闻之愕然,因作色曰:“皇帝世袭,父死子继,自有太子在,他人焉得考?尔安可胡言!”予仍不解,因又问曰:“太子苟不慧,或不肖,付以国事,国岂不危殆?”      
师怒不应,密以告吾父。吾父亦秀才,时当洪杨之后,清廷法令森严,所谓世子者,类皆安分守己,不敢有所越轨;师因谓吾父:“是儿意志不纯,若再攻读,将来恐有灭门之祸。” 遂辍学,贬为牧童。

岳渊后来感慨:“由今思之,设当时师弟之间,无此小小风波者,后必沉溺于八股之中;至今即欲有此少许园艺之知识而不可的,未必非一生之幸;然在此执笔自述时,每欲有所言而苦不能达,则又未尝不使我终生抱恨于此半途之辍学也。”

其为黄老自谦之辞,在我看来,《花经》一书,文采实好。虽说是经了周瘦鹃和郑逸梅二老的润色,我确信,原来的底子便是不薄。
这几年来,我一直是把《花经》当散文来读。
写槐树:花细而下垂,状若缨络,香亦清馥,夏日之佳木也。
写枸杞:枸杞多野生,溪池边,以及壁隙墙角之间,皆有其迹,年久根古,虬曲多致,子实殷红,垂垂若珊瑚,颇堪盆玩。
最最普通的爬山虎,亦描述得生动有趣:落叶藤本也,蔓延最速,藤质较柔,满生须根,节间生叶,其形较大,作掌状分裂,梗细长,略呈红色,边稍有缺刻,上生微毛,春夏之交开小花不足观赏,花落结子,色绿,杂缀叶间,难引人注意。叶节生有吸根,能吸附他物而上,故凡墙壁或树木阴处,均有其迹,不数年,层层密布,时当盛暑,望之顿生凉意,而微风吹动时,作波浪起伏,自更有清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6: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箱底 于 2013-11-23 23:37 编辑

0.jpg
3.《中国的野菜》原著朱橚,编著周自恒,2008年首印首版。
这本野菜图鉴,品种精选自朱橚的《救荒本草》。《救荒本草》共记载植物414种,不仅介绍了植物的形态和食用方法,而且每种植物都附有一张线描插图。《中国的野菜图鉴》虽经篡改,却也图文并茂,剔除了无从考辨或有剧毒的野菜,最终保留了319种,对于求食于诸野的当下人不失为一部好书。

《救荒本草》对植物产地、特征、记载简洁,绘图准确,有《本草纲目》等书所无的内容,对植物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对救荒植物的关注,促成了中国今天拥有大量的栽培植物,它的数量很可能是欧洲的l0倍和美国的20倍。

由书所及,对周王朱橚其人颇感兴趣。他是明太祖和高皇后马氏的第五子,好学多材,心有抱负。从《明史》记载看,朱元璋对这个小儿子颇为爱护,几位哥哥皆守边,唯有他就藩中原腹地开封。照常理,嫡出的皇子都野心勃勃,朱橚亦如此。太祖、惠帝、成祖三代皇帝都防着他,其子曾向朝廷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朱橚一生除《救荒本草》外,还组织人编撰过《保生余录》、《普济方》、《袖珍方》及诗集《元宫词》,著述可谓甚丰。纵观史书,皇子著述往往有四因:其一是一己之趣,其二有资于治道,其三遣怀,其四有所图。朱橚作为一个锦衣玉食的藩王,曾经两次被贬,重者当是一三。

朱橚曾在《袖珍方序》中写道:“吾尝三复思之,惟为善迹,有益于世,千载不磨。”虽然他没有谋反成功,像他四哥朱棣那样当上皇帝,但留名后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历史的因果非单一的瓜豆逻辑,有时种得或许是豆,收得却是瓜。
发表于 2013-11-22 23: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每每读箱底的文章总有一种开卷闻墨香的感觉,想要狼吞虎咽食之却又使不上劲,只好细嚼慢咽品尝。

介绍的这几本书,我别说看了,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看了介绍,再百度搜索了解了一下,乖乖,这下可好,人物、历史、植物、药方、食品,等等 等等,相关涵盖内容太多,太丰富,不是一天两天所能看完、读完的。即使走马观花浅尝即止,估计也要几个月或几年吧。

呜呼,箱底这个坑挖的太大太深,陷下去掉下去,要么就是几个月几年才能爬出来,要么就是根本爬不出来了......

一如箱底所言:历史的因果非单一的瓜豆逻辑,有时种得或许是豆,收得却是瓜。
发表于 2013-11-23 22: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哇,箱底!
老兵也写得太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3: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箱底 于 2013-11-25 23:25 编辑

呵呵,我每天来填坑,看看能坚持多久。
8.jpg
4.《广群芳谱》1989年8月首印首版 张虎刚点校

深圳书友所赠。敲下书友二字,心里颇为忐忑,因为赠书之人现已是某藏书家某报总编某著名学者了,而我依然是位在困境中挣扎的市井大妈。

十年前始读这套书,无关植物,仅仅是为了繁体字。当年在深圳接触了不少港台书籍,因为阅读上的障碍深以为憾。朋友给出了自学的建议,如是抱着《广群芳谱》坚持了一年,略有成效。

这套书的原名为《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清圣祖玄烨命翰林院编修汪灏等人就王象晋《群芳谱》增删、改编、扩充,康熙四十七年成书。

其实,许多园艺古籍都值得细读。书中对各类植物描述详尽,资料丰富,集藻和别录部份也有趣。 “笔如垂露,洒五色于芳菲,文似庆云,映三光于碧落”,这是成书后众编者上表康熙帝时所言。料不到这帮翰林院的老少们也会自夸,颇意外。不过,翻内府之藏书,广群芳之旧谱,农书、花历、药品、茶经,指掌可求,分条并载。一编在手,疑四序之皆春,百物罗前,如万方之并贡。他们也确实不必谦虚。

记得当年读此书,还撰写过有关荼蘼,琼花,玉蕊等花的考证文章,不知道存到哪里去了。
发表于 2013-11-24 07: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二黄所著花经,民国那时的版本相当厚,一页页有图。现在古籍拍卖那里还卖得相当价钱。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2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TO林老师,可能略厚一些,有水墨插图。此书于49年4月新纪元出版社印行,当时只印了1000部。解放后其父旅居香港,64年病卒。其子藏书于家,视为杯卷遗泽。十年浩劫,悉数被抄,做儿子的也没能留下一本。旧书网上2000元可买,楼上广群芳谱亦报价上千。
另,可能是我拍摄角度的缘故,其实也有五百多页。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箱底 于 2013-11-25 10:41 编辑

0.jpg
5.《福建植物志》,购于网上,版本不一。

初读,只觉面目可憎。
再读,尚可接受,偶有所获。
坚持读,始知其中有妙处。

最近的一次,对着书傻乐。
小燕尾走过来:妈妈,这书很好吗?
我点头:好。
小燕尾:那你把这套书介绍给闲云老师吧。
我抱着孩子笑。
一起分享才快乐,亲爱的孩子,谢谢你记住了这个道理。
发表于 2013-11-25 15: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箱底

大赞!
发表于 2013-11-25 1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nsiming 于 2013-11-25 18:49 编辑
5.《福建植物志》,购于网上,版本不一。

初读,只觉面目可憎。
再读,尚可接受,偶有所获。
坚持读 ...
箱底 发表于 2013-11-25 10:33


这个植物志,我是看它长出来的。好象还在什么地方得奖过,可我实在是一页也没翻开,看不懂。退休的时候自然也没把它搬家来,就被同事当成垃圾扔了。上代的亲戚和下一代都有懂这个的,可我一点不懂。吴老师批评我还甘之若贻。
发表于 2013-11-25 22: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不敢去看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3: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箱底 于 2013-11-26 13:19 编辑

1.jpg

6.《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
作者潘富俊 摄影潘富俊、吕胜由 2003年1月首印首版。

上海汉学书店印晓峰先生所赠。我与印先生素昧谋面,也无交集,彼此间的印象仅止于朋友的转述。2003年的春节,我从一位朋友手里接过了这套新书,欢喜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既然是意外的礼物,也没能当面致谢,若要不辜负,最应该做的便是好好去读这几本书。

作者潘富俊系植物学家,又好文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成此佳作, 本书曾获中国台湾2001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这几年来研究文学中植物的博物学,正是图书出版业的热点,台湾的潘先生应是起了个好头。

花草,谷蔬,虫鸟,四季劳作,本是平常。之前也读过一些关于《诗经》的注述,很多事物仅仅是停留在自己想象中。现代科技把彩色图解工具书的制作技术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算不算是幸事?对着图片来读古典,少了点诗意,多了份平实,感觉更贴近大地。

《诗经植物图鉴》的植物多分布在华北地区,《楚辞植物图鉴》中的植物自然以楚地为主,产地多在华中地区。采葑采菲,采的是什么?《诗经植物图鉴》会告诉你。如果你还对“被薜荔兮带女罗”的山鬼有兴趣,《楚》书也不妨一读。《唐诗植物图鉴》可略去,感觉诗中的植物没有注解的必要,因为已经是唐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23: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箱底 于 2013-11-25 23:21 编辑

TO林老师:
我的父亲告诉过我:诗书传家。
我的观点是,物尽其用,散出的旧书,如果有人用到了,便是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4-29 07:40 , Processed in 0.0577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