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0|回复: 3

高飏 中国NGO能力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4 21: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GO是鸟会的目标吗?</P>
<>
                                                        五个基本原则
                                                    来源:《中国发展简报》</P>


<>    这篇文章是中国发展简报主编高飏(Nick Young)为恩玖信息咨询中心主办的NPO论坛撰写的,主要是他个人关于中国NGO能力建设的思考和观点。
 许多在华支持社会发展项目的国际资助机构热衷于帮助正在兴起的中国 NGO进行能力建设。但是,在这个全新领域,他们面临从哪儿入手和如何开始这样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把一群外国人招来做培训是有其局限性的:除了费用很高,如果外国专家并不完全了解中国,他们提供的培训还有可能不能满足真正的需要。因此,帮助建立和加强中国自己的培训和辅助机构,让它们去服务中国的组织,也许更顺理成章。有几家国际资助机构对这样的做法表示了兴趣,它们正在一些新兴的中国支持性组织和它们的国际同伴之间穿针引线。比如美国的PACT和咨询国际(Advocacy International),英国的INTRAC,资源联盟(Resource Alliance)以及慈善技能(Charity Know-How) </P>
<>  上述机构和其他类似的机构一样,基于它们自身的专业分析和管理模式,都有着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专业词汇。中国的组织在和这些机构接触,或者参加基于其理念的培训时,很可能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盆概念之汤,这些概念虽然丰富,但却在某些方面令例如,“目的”( goal)和“目标”(objective)之间,“远景“(vision)和‘使命’(mission)之间,“领导”(leadership)和“管理”(management)之间都有什么区别?中国的组织怎样对用来描述组织工作状态的不同管理模式进行评估?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P>
<>  毫无疑问,国际机构拥有许多有用的工具帮助组织思考应怎样工作,怎样提高效率。但是,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奇配方。这些工具需要经过常识的检验,需要经过艰难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运用。 </P>
<>  我认为对任何一个管理或培训模式来说,都需要着力于以下五个关键方面。 </P>
<P>  首先是组织的目的、重点和价值。一个NGO必须对它为什么存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有绝对清楚的认识。同理,它也要清楚什么是本组织不能,或者不应该试图去做的事。虽然这几点看上去显而易见,无须置评,但是,就我这些年在华工作的经历来看,我对一些国内组织的机会主义倾向感到很吃惊。它们很轻易地就从一个目标或一系列活动转向另一个也许完全不同的目标或活动。有效能的机构应该秉持明确的一惯特性,这首先要求组织内部人士对共同的价值和目的具备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由此发展实现这些目的的战略。 </P>
<P>  第二是宣传问题。有了明确的特性、价值观以及目的,一个组织就需要把这些东西清楚而有效地传达给不同的群体:它要在其中活动的社区,政府部门,它想要影响其政策或行为的企业和其他机构或组织,以及潜在的捐助人。这些群体都是相互关联的:政府部门更可能关注公众知名度高的组织的言行,而个人则似乎更愿意把钱捐给他们以前通过报纸、电视或其他渠道听说过的组织。 </P>
<P>  然而,好的宣传策略并不象打出好的标志、标语和口号那样简单。口号或标语本身也许并非一无是处,但它只是一个开始。沉浸在商业广告世界的人会说,不错,这是个很好的广告攻势,可以帮助把好产品销出去,比如说条状巧克力。但是,再好的广告也不能把坏产品一连几周都卖出去。因为,一旦顾客购买了巧克力棒,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她就再也不会回头来买。所以,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产品的好坏。 </P>
<P>  对非营利组织来说,这个问题有一点不同,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的服务对象不是普遍的市场,而是某一特殊群体,例如老人和残疾儿童。但是,组织的声誉仍然至关重要;它必须在项目伙伴、受益人、捐助方甚至更广泛的社区中享有高度的信任和尊敬。从这一点来看,同产品推销相比,道理也没有什么不同。为在长期内实现这个目标,组织必须证明它是透明的、可信赖的。它也必须证明自己能够提供优质服务。所以,同企业一样,满意的顾客是建立信誉和成功的基石。 </P>
<P>  第三是专业能力的问题。NGO需要在它选择的领域开展优质的工作。由于许多NGO刚刚开始在诸如个人咨询、社会工作、肢残和精神残疾儿童康复等方面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无论对它们,还是对中国都是很新的领域,所以,这个要求很难。这些组织大多高度敬业,也非常有创新精神,但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缺乏经验。在某些选定的环节提高其员工的技能,对许多本土NGO的成功至关重要。 </P>
<P>  第四是调动资源的问题。我指的是资金,当然也包括人和他们的技能。所有的国内NGO都认定资源短缺,特别是资金问题是制约它们工作的关键因素。的确,对它们来说,开发出稳定而持续的资金来源至关重要。在此,我对它们,特别是对那些小组织非常担忧,它们对调动资源几乎没有什么经验,而且常常不知从何下手。中国的NGO明显倾向于寻求国际资助,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些资助在短期内会对它们有所帮助。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明显是不可持续的。一方面,中国的NGO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很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税收的稳定增长,国际发展机构,特别是附属于外国政府的机构将在未来几年里撤出中国。它们不再认为在中国开展大型项目是合理的,从而会将它们的资源转到更穷的国家。 (例如,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已经亘布,将在2005年结束它的中国项目。)在以后若干年内,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组织为日渐减少的国际资助而竞争。因此,中国的组织开发对本土资源的调动能力将更为重要。 </P>
<P>  但是,我们常常从中国的NGO那里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是个穷国,没有本土资源支持我们的工作。”我觉得这是错误的。除了刚刚富裕起来的企业界精英,(有些 NGO正在争取他们的支持)一个由经理人、专业人士和小企业家组成的庞大阶层正在形成。打个比方说,为什么在过去几年里出现的许多很有意义的非政府法律咨询项目,就不能从众多在私营律师所或外资公司里拿着高薪的律师那里寻求定期的,小额资助呢?为什么城市里向老人提供服务的小型社区组织不能试着向20个诸如餐馆、商店等小企业每月筹集一点小额捐资,而总是梦想从一个企业家那里得到一张大额支票呢?毕竟,这 20个小企业的经营者自己也有年迈的亲人,有一天他们也会变老。如果这个组织的工作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如果这个组织透明度很高,又值得信赖,那么,它就有机会赢得这类资金的支持。现在非常关键的是,中国的NGO应该开始探索诸如此类的筹资方式:当然这并不容易,因为这些组织的人员不是在筹资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这样的筹资理念,而对于普通西方人组成的团体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比如,如果坐下来考虑怎样为当地一所学校买一辆小巴,他们马上就能产生相应的念头。尽管如此,中国人很擅长学习,我相信只要稍加点技,新的想法和技能很快就会在他们中间传开。 </P>
<P>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NGO应该懂得,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人,就能开拓其他的资源。我们再来看看为老人服务的小型社区组织。假设它组成了独立咨询或管理的十人委员会,这些人来自本地社区。这一下子就扩大了组织的对外交往和思路,因为只有在人们集思广益的时候,才能想出最有创造力的方案。而且,这个委员会能在帮助在当地筹资的同时,可能还会向别人证明该组织值得信赖。 </P>
<P>  这就到了NGO发展的第五个关键问题:领导和管理。一个组织内部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它是自上而下的,由一位领导人高高在上地出主意、作决策,还是所有成员都有机会充分参与决策和计划?(如果并不必然是完全在平等的基础上。)组织是否真正付出努力,去培养初级员工的才智和能力,以便使他们能在将来承担更大的责任,特别是在接替领导权的时候?或者领导层不遗余力地保住自己的位子,害怕年轻的成员对他们构成挑战?组织的责任如何划分?负责实施项目的主管向管理委员会负责汇报吗?这个委员会独立吗?它的组成人员是如何确定的?它是对整个组织的所有人员负责吗?怎样实现这样的机制? </P>
<P>  这些问题很大,也很复杂,远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中国的NGO肯定也是意见不一,众说纷纭。但是,我想要强调三点。首先,由于在过去,在中国建立一个NGO并不特别容易,这些组织无论大小,大多由一两个十分执着而敬业的发起人创办并推动,所以,要让他们放弃个人对组织的控制很不容易。我对此十分清楚,因为我自己就处在几乎完全相同的处境里。我个人创办了中国发展简报,它现在扩大了,已不仅仅是我自己。其次,为保证持续发展,组织的创办人和领导人应该下放责任,并培养员工的能力,这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把所有的担子都放在一个人肩上,最终它会越来越重,把这个人压跨。第二,正如我在前面几次提到的,透明度和责任是建立信任的关键因素,(信任,对开发广泛的筹资来源至关重要)而好的治理结构是保证透明度和责任最可靠的机制。所以,“善治”是NGO发展的重要一环。 </P>
<P>  对我这个独立的观察者而言,以上五个方面是中国的NGO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1)清楚而共同的价值观和目的。2)将价值观有效地传达出去的能力。3)在选定领域提高工作质量的职业能力,无论这些领域是进行研究,倡导还是提供服务。4)调动本土资源的能力。5)透明以及责任化的治理。 </P>
<P>  这些话题都不是什么新东西,其他人在以前就明确强调过,无疑,今后还会有人这样做。对我来说,这些话不是什么特别专业或者学术研究的结果,我就没有专业背景。它们只不过来自一般的观察、经验和常识而已。然而,这五个核心问题可以作为中国同行判断外国专家带来的能力建设方法、术语是否切合其实际需要的出发点。 </P>
<P>载自"自然之友":http://www.fon.org.cn/index.php?id=2753</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2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角度的反思</P>
<>资料来源:《中国发展简报》</P>


<>来自台湾的李宝珍,在她开始创办向阳儿童发展中心的时候,就扮演着多重角色。同为中国人,加上多年的两岸工作经验和体会,她的心路可能会对每一位从事非政府组织活动并与外国援助组织机构交往、合作的人大有裨益。</P>
<>  在任何一个资助项目中,总有三种角色:资助者、伙伴(Partner)以及项目受益者。做为一位从台湾来中国大陆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来说,我们有机会经历这三种角色的心路历程,也经常在其中反省我们所作所为对社会的影响,因此2001年 11月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邀请我们在“参与和伙伴”的会上做报告时;我们真是衷心感激上天的安排! </P>
<>  我和我先生方武在1976年加入台湾的社会公益行列—-“弱智儿童的教育与训练”。70年代台湾的经济刚起步,社会发展也有赖于许多国际NGO的介入,情况和现今的大陆有点类似(当然现在的国际NGO无论在理念上、组织上、工作模式上已较70年代成熟许多)。现在回想起我们年轻时的工作岁月、所受到的专业训练和思想提携,才发觉到是如何地受到世界主流意识的影响。举例而言,20多年前,我们的专业训练告诉我们,与家长或案主咨商时,不能有个人价值判断,于是每个工作人员开日闭口都对家长说:“听起来你的意思是不是……”、“你觉得……吗?” 这种完全不符合台湾人说话真情的专业说法,其实为了发展我们的弱智教育工作,这种对本土文化的漠视和侵蚀的影响,长久以来我们是不自觉的。当时我们只羡慕外国来的资助者的“专业素养”及“生活品味”,我们去他们在台湾的住所惊羡他们食物、用品的优雅别致。吸收他们言谈中的独一无二的高贵思想,跟着他们走这条为人类开创美好未来的“先进”道路,一直到我们于1991年到大陆来开展我们熟悉的弱智教育工作时,才惊觉我们自己竟然也不知不觉扮演起一个主导者的角色。我们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就必需多所沉吟,多方思考要小心谨慎地去关照我们所作所为(于公于私)对当地的合作伙伴、受益者的长期影响。 </P>
<>  在大陆发展弱智教育工作,我们的策略是: </P>
<P>  一、结合当地人才。所有资源中,人才是最有益于项目的,一个有专业能力、有反省力、有社会发展眼光的知识份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们在当地寻找,给予经费及专业讯息的支持(但非提供单一的思路或技术),期望在当地成长出该项目的专业人才。例如:长期支持四川某地的师范学院弱智儿童研究中心的学者成立一所实验基地,并提供相关资讯,使理论与实际结合,为中国开发自己的弱智教育教材及教学模式,协助海峡两岸弱智教育学者及教师互相参访、交流等。 </P>
<P>  二、促进特殊教育资讯流通。专业及相关资讯有利于拓宽当地项目的视野及思路,然后自已吸收、转化,避免由外人过滤直导。在此策略下,我们竭尽所能捐赠或代购台湾出版的特殊教育图书给师范院校、特殊学校等,并择要印行简体字版、印行我们在大陆的工作经验、教学模式等。 </P>
<P>  三、本土化模式必需有许多因素投入:时间、资源、当地人才、与一个能溶入当地生活、文化的专家,以及其背后要有一个各相关领域的咨询小组(来自于各领域如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为此我们选择长住在“江津”(属于重庆市)。1996年春于当地教委支持下成立“向阳儿童发展中心”,专收江津城内失学的弱智儿童,以便开发适合内地中等县城的弱智儿童服务模式,并提供全国各地特殊教育教师免费实习。一年前开始规划弱智青年“生态农家”方案,寻找一种“农村弱智青年的生活安置”模式,目前正寻求生态及环保专家的支援。一年前支持向阳中心的家长在重庆市中心成立弱智儿童玩具图书馆(爱心玩具图书馆),提供失学弱智儿童及其家庭假日活动及咨询服务,鼓励家长自助助人。我们自己也投入了,发觉能开发的模式太多,但我们的资源尤其来自台湾的越来越不够,尤其是能提供我们跨领域咨询的人(我们背后的团队)越来越少,这是我们日前最大隐忧。 </P>
<P>  同样,我们在工作中感受到许多的问题。人的工作行为受到专业伦理的规范,而人的日常行为受到自己的生活背景的影响,这是很自然的。但在外地从事助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可能必需有“自然中反思”的素养,才能减少埋首工作的副作用,以下是我们多年来作为一位外来的资助者、当地伙伴与受益者的多重角色中的感受,可能各位会有兴趣知道: </P>
<P>  资助者与伙伴、受益者间是否存在不平等现象?外来资助者是否存有文化优越感的现象? </P>
<P>  对自己的母文化自豪是可理解的,要注意的是不能太明显到忽视当地的文化,并且要提醒当地伙伴对当地文化的珍惜与利用,有些外来NGO埋怨当地政府不公开事实逃避问题,但试见如果事实或问题以贬低当地文化的方式提出任何政府都会考虑得失的,我平生最尊敬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泰瑞莎修女,她过世后我看了一部 “泰瑞莎修女传”的录象带,影片中为了彰显修女为穷人服务的伟大,把印度的当地居民及官员演得比较贫穷,无知,而印度是一个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出过泰戈尔这样伟大心灵的诗人,她的百姓、官员心中所想的,决不是一个外来导演能表达的,我相信修女再世,也不会愿她所爱所尊敬的穷人如此被认识、被同情,外来NGO 会把当地的需求回国或到各地公开募款,我们期望善心人士、企业的捐献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些受益者做为一个人的尊严以及社会发展事业的神圣性,而不是因为他的处境堪怜。 </P>
<P>  外来组织是否太以国际趋势的标准来要求其资助项目? </P>
<P>  国际NGO的发展越成熟,专业观念越趋一致,进而主导了各地区民间发展的信念。以弱智儿童服务项目而言,国际间强调社区化,贬抑集中式、住宿式服务,因此,四川有一家原本住宿制的弱智儿童之家被资助单位要求取消住宿服务,殊不知在中国大地,有许多普通幼儿园也有住宿服务,在许多没有文化观的人眼中,只要是集中住宿,就是非人道的,使得当地伙伴为了获得资助,也无暇探究自己文化的根源而深以住宿为耻。 </P>
<P>  外来组织是否太着眼于项目本身而不愿顾及项目周边的需求? </P>
<P>  例如许多项目的申请用途指定明确,引导了当地组织的工作方向,但对于不是直接服务无法有立即、具体成果的间接服务却资助较少。例如:对翻译人员的资助,对定期简讯的资助,对跨年度的定期工作,对个人理想的资助,对非主流实验的资助等。 </P>
<P>  外来组织在寻求当地社会资源合作时是否常感理念沟通上的挫折,而未发现当地自有一套讲理的体系? </P>
<P>  我为了让我们的弱智孩子和隔壁小学的普通孩子互动,依照专业程序写了一份申请交流计划给校长,结果很久没有消息,我的一位工作人员就自己跑到小学去,不一会儿就带了10多个小朋友来和我的学生玩在一起。我问她怎么做到的,她笑着说:“我女儿就在这个学校呀,她老师和我很要好,我去跟她说了;她就让她的学生中午来玩一会儿。”我常习惯用专业的合理的方式去要求工作人员或社区中的人,但终就不如,由我的当地员工运用她们在当地的亲友关系来得有效,毕竟中国人重视伦理关系,我们必需尊重类似这样的一些价值观,这才能好好应用它。 </P>
<P>  各领域的培训工作是否把当地该领域的起点看得太低,以致于外来的演讲者常只介绍一些浅显常识或单一的技术,加上语言文化的隔阂,翻译的失真,常使听众兴趣缺缺? </P>
<P>  培训班的负责人是否应把当地的专业水平调查清楚并和演讲者充分沟通需求,并寻求较佳的翻译经费与人材。在某些领域应用会讲中文的学者或专业人员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法。 </P>
<P>  如果有些组织特别强调该组织或组织中某个精神领袖的名义,是否会影响NGO之间合作? </P>
<P>  为了突出自己的名声,有些公益组织也开始强调塑造组织名称,在开拓各地机构时,全冠以统一的名称,或标榜个人奉献精神,事业越发达;各组织及领导人越失去谦虚的空间,同性质机构要谈资源共享,平等合作就更形困难。 </P>
<P>  需要和资源间的媒介何在?资助者真的是以当地的需要为需要,或其实只是引导项目朝着资助的理想前进?许多需要深藏在资讯不发达地区,有可能应用电脑,英文来寻求支援吗?是否应有些资助项目给当地的NGO 用来发掘,审核;追踪深藏的需要;而不一定由外国的专家来审核? </P>
<P>  如何取得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平衡? </P>
<P>  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前几天我们到呼和浩特去和当地的弱智儿童家长座谈,家长们很热情地带我们去参观蒙古牧歌的表演,看到一团蒙古乐师弹着马头琴,激昂地唱着牧歌时,我心中感叹如此歌声应该在大草原中奔跑而不是在这局促的观光餐厅中。为了经济发展,饶富特色的文化面临调整或失传。2001、9、3参考消息报导中国西部大开发投入1000亿美元建设机场、公路,云南的一些热带雨林成为旅游地,少数民族的少女上学学语文、数学,不再学手工刺绣自己的礼服,民族的手工文化逐渐由工厂生产替代,如此是否促进了大量消费同时加速文化多样性的消失? </P>
<P>  国际性的NGO对环境生态的观点是什么?在提供服务时是否关注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是否以最节约地球资源及不污染地球的方式工作?是否起表率作用?例如为残疾儿童设计辅具时(肢架、助听器等)应考虑是否可回收利用?。制宣传品时是否可简利、节约? </P>
<P>
我的座右铭
作为一个资助者: </P>
<P>我会拒绝一个项目,但不使他们感到被忽视;我会接受一个项目,但不使他们感到被帮助。我会在我心中常怀我文化的根,但会常警惕它在我工作时的作用。我不以贬低当地的生活的剑,来夸大我工作的困难度。也不夸大我工作的困难度,来突显我工作的精神。我不在乎我个人或组织的名义只要我的所作所为一再彰显爱的力量我的工作方式力求节约地球资源的环保作风,避免给人“精致=进步”的暗示。我相信只要文化的根源没有消逝,任何文化都蕴涵无数向上发展的生机,也蕴藏了解决它自己诸多问题的丰富资源。因此我必需和当地人民一同生活,一同学习,我知道这会需要很大的时间,也需要真诚的虚心。我这样做的目的,并摸索解决当地问题的方法。不是为了帮助当地人民,因为毕竟没有我的介入,当地人生活也不会更坏,但是我却会从其中充实我的人生经历,实现我的自我理想,并且相信“世界上象我一样的人多了,必定会散播人类社会的温馨与活力,增进人类的尊严与智慧的光辉!” </P>
<P>做为一个被资助者: </P>
<P>  我要小心深陷于一种经济崇拜与科学崇拜的迷思,我要时时分辨讯息来源的文化背景和真正意义。我要尽可能收取各方讯息而非只听命于一种权威的指导;我要时时衡量工作的长期成果与损失;我要随时充实我的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的文化素养,以便发展我自己的工作模式。我会虚心地向各的专家求教,但我必需有能力思考我自己的理想,也不必惧怕说出我的想法。只有我自己的理想,我才会不倦不悔地坚持奋斗。只有我自己的理想,我才会勇于求新求变,只为让理想理更完美。我有权利要求别人支援我相关的知识、技术、经费……等而拒绝他们的偏见(只要我的理想不是自私的),因为我的理想代表一种人类向上的美的力量。一个成功的项目,可能造福了许多普通的老百姓,而一个失败的项目,也可能造就许多人类伟大的心灵。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感谢各位为人类社会的费心和努力! </P>
发表于 2005-1-17 19: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飏 中国NGO能力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

<>感谢BIO收集到如此详细而深刻的资料。</P><>对照建议,弥补不足。</P>
发表于 2005-1-18 1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看、先学习、先思考并考虑着因应。从内务版中转出来,当然也会转往简单助学。</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5-14 05:22 , Processed in 0.0545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