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5|回复: 2

被两个小孩捣乱全球气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3 14: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自然灾害频发,让人们不得不面对“人不能胜天”的事实,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能做什么?首先必须认识引起全球气候如此剧烈变化的幕后操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於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1998年,持续到2000年春季趋于结束。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去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海洋变暖)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海水变冷)。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厄尔尼诺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1998年6月至7月,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说,现在的形势是: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一般来说,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7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2007年是气候变化异常年。根据天文条件和灾害记录,2008年可能是气候变化持续异常年,拉尼娜、厄尔尼诺、旱涝、强震、流感等灾害交替发生,人们必须做好防灾准备。

一、2008年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年

  根据厄尔尼诺事件和潮汐的11年和22年周期[2],2008年的11年周期系列为:1997(强厄尔尼诺年,1998年为强厄尔尼诺转强拉尼娜年)、1986年(厄尔尼诺年)、1975年(拉尼娜年,1876年为厄尔尼诺年)、1964年(拉尼娜年,1965年为厄尔尼诺年)、1953年(厄尔尼诺年,1954年为拉尼娜年)、1942年(厄尔尼诺转拉尼娜年)、1931年(厄尔尼诺年)、1920年、1909年(强拉尼娜年)、1898年(拉尼娜年,1899年为拉尼娜转强厄尔尼诺年)、1887年(拉尼娜年)。2008年有极高的发生拉尼娜或厄尔尼诺的概率。

  极地和高纬地区的日食与厄尔尼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连续3-6次发生的高纬地区日食可以减弱赤道信风,诱发厄尔尼诺现象;一年内在赤道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日食,则当年必发生拉尼娜事件。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0就可以引发一次厄尔尼诺事件,2008年的厄尔尼诺系数为12,预测2008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我们发现,太平洋海温的准两年震荡是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与厄尔尼诺之间存在12-24个月位相差的原因,厄尔尼诺一定发生在太平洋海温暖年,拉尼娜一定发生在海温冷年。从1951年到2003年,这种对应关系无一例外,是预测厄尔尼诺的最有效指标,也是决定厄尔尼诺发生的主因。2004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较大值8.5可能使厄尔尼诺发生在当年或2006年的暖年,2008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大值12可能使厄尔尼诺发生在当年(暖年),2007年海温冷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强潮汐起激发作用。

  我们的计算表明,当日月在赤道,日月大潮在赤道处形成最大潮汐高潮区,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扁率变大,自转变慢,由于速度增量比不同,大气圈最慢,水圈其次,固体地球第三,所以,大气和海洋相对固体地球向西运动,加强赤道信风和赤道暖流,使太平洋海面东低西高,有利于拉尼娜事件形成;反之,月亮在南北纬28.6度和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情况正好相反,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这为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提供了新的能源动力,也是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圣诞节(12月25日为圣诞节,太阳在12月21-23日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1月3日或4日为地球近日点,太阳潮最强)附近发生的原因。日长幅值变化的极小值通常位于1和7月,原因就在于夏至(6月21日或22日)和冬至(12月21-23日)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

  2008年1-3月为弱潮汐时期,4-7月为强潮汐时期,8-9月为弱潮汐时期,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我们在2007年10月5日指出,拉尼娜可能在2008年4月前结束,2008年的厄尔尼诺可能在4月以后出现早期症状,在10月形成。

  据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全国气象中心(NCC)(1月2日)发布的报告称,太平洋的低温正在沿着赤道向西扩散,比2000年以来的任何时候扩散的都要更多。2007年12月份南部震荡指数(SOI)达到14.4%,这也是2006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SOI是衡量拉尼娜天气的指标之一,这意味着拉尼娜可能持续到2008年第三季度末。

  如果拉尼娜强度增大,持续一年半以上的拉尼娜事件或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延续冷年或暖年的持续时间,例如,1998-200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历时两年,使本应在2000年发生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后延到2002年发生。因此,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时间可能延后到2008年10月或者更长,视拉尼娜强度而定。

二、2008年全球旱涝灾害依然非常严重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东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 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拉尼娜”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并同厄尔尼诺成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最强信号。

  2008年1月3日消息:气象机构称,随着拉尼娜天气增加,美国出现干旱的风险加大,这可能导致中西部地区的作物生长遇到问题。2008年1月1日美国全国气象服务中心(NWS)发布的季节预报云图也显示,未来九个月,从奥里岗到宾夕法尼亚等地区的降雨可能低于正常水平。美国AG爱德华公司的资深副总裁比尔·内尔森表示,2008年美国作物遭遇干旱的风险正在加大。

  美国国家气象局的科学家报告,由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美国阿拉斯加州1999年1月和2月初的气温下降到零下23摄氏度,而美国西部地区却遭受洪水和大雪的袭击。另外,从南美洲到亚洲的广大区域都受到了由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极端气候影响。以美国为例,一方面是阿拉斯加地区遭受严寒的袭击,另一方面是美国其余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出现罕见的暖冬气候。拉尼娜现象使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北加州受到风暴、大雨和山雪的袭击,结果今年西部许多州总降雨量是本世纪以来最多的年份之一,而西南地区却又遭受干旱。从世界范围来看,拉尼娜现象在南部非洲引起暴风雨和洪灾,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引起干旱,在东南亚酿成洪灾,在南美洲的南部地区是异常的潮湿天气。美国科学家告诫说,这次的拉尼娜现象不可小视、它已发展成为50年来最严重的气候异常现象之一。

  2008年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年,极端的旱涝灾害将交替发生。

三、2008年温度持续下降

  英国气象预报人员称,2008年将会比前几年略为凉爽,但仍会是自1850年以来最热的十个年份之一。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的专家们周四表示,今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将会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气温14摄氏度高出0.37度,是2000年以来最凉快的一年。他们表示,这一预测已经考虑了太平洋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因素。拉尼娜现象今年料将特别强劲,从而抑制变暖趋势。预测还考虑了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太阳变化和洋流的自然变化等因素。“变暖的趋势没有改变。与1961-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2001-2007年平均气温高出了0.44度,而1991-2000年平均气温仅高出0.21度。”拉尼娜现象和与其相反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温度影响巨大。拉尼娜现象会使海洋表面温度降低约0.5度,厄尔尼诺的作用则相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表面温度造成巨大的影响,目前非常强劲的拉尼娜现象会对2008年的气温构成限制,”英国气象局的Chris Folland说。“但是,2008年的平均气温预计仍将明显高于2000年。当时拉尼娜现象同样强劲,将该年的平均气温限制在1961-1990平均气温之上0.24度。一旦拉尼娜现象减弱,气温恐怕还会快速回升,”他说。拉尼娜现象目前达到了1999-2000年以来的最大强度。由于全球表面温度对拉尼娜现象的反应有延迟效应,2008年该现象对气温的限制作用料将更胜于2007年。

  2007年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影响2008年气温下降的因素不仅仅是拉尼娜,还有强潮汐和频繁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

四、2008年火山强震依然频繁发生

  2005-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28.6度),2008年月亮赤纬角在27-28度之间高位运行,潮汐南北震荡依然强烈。特别是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地壳均衡是洋壳 反向升降13-20厘米,产生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导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火山频繁发生。强潮汐起激发作用[15-17]。1998-2000年强拉尼娜事件发生后,1999年全球强震频繁发生,2008年将发生类似情况。

  智利国家电视台1日晚报道说,位于智利南部第9大区的亚伊玛火山当晚喷发。智利第9大区宣布火山附近的多个城市处于黄色警戒状态,当地时间1日18时(北京时间2日5时)左右,亚伊玛火山开始喷发固体物质,产生的浓烟有1000多米高。入夜后,从距离火山120多公里的特木科市可以明显观察到火山喷发出的火舌[18]。这是2007年12月22日-2008年1月4日最强潮汐作用的结果,此次能量积累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五、2008年流感大流行可能性很大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2008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消息称,对于1890年到2004年天气数据的研究,可以观察到流感大流行年份的六个气候特征。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2008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而医学家们则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警告。从2003年至今,流感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尤其是禽流感不仅每年出现,在全球还有扩大的趋势。2008年,爆发流感的可能正在迫近[20]。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2,21-23]。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现在,至少在20世纪50-70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1900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2]。

  2006、2008、2011、2015、2018-2019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07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2007、2011、2018、2022年是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值年。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08年则是m+1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2008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44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0-2030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2008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2007-2008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2007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2007-2008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2007年2-6月为强潮汐时期,预计弱厄尔尼诺将结束,强拉尼娜将发生。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增多是拉尼娜现象的前兆,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强拉尼娜是流感爆发的前兆[2,21-23]。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多次警告,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很可能会由H5N1禽流感病毒变异引起。据WHO统计,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人禽流感病例348例,其中215例死亡,病死率超过60%。

  2008年、2011年、2018年是可能的流感爆发年。
发表于 2008-5-13 20: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5-14 1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11-16 19:27 , Processed in 0.0816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