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6|回复: 5

ZT 恢复与重建:地震中的保护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0 1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快启动灾害评估;避免不当的人为干扰;是灾难也是重新规划建设的机会;重视当地文化和社区体系的保留;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
“恢复与重建——汶川地震灾区的保护地”

会议纪要

2008年5月22日
大地还在颤抖,灾难还未过去,对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救助和安置仍在紧迫之中,重建工作也开始启动。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问题随之浮现:在震区历经创伤的自然保护地如何恢复与重建?

汶川地震灾区内分布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共计30余处。它们具有国家乃至世界意义的价值,它们所受到的危害以及如何恢复与重建不同于一般地区,需要特别关注,需要在规划和重建中未雨绸缪。然而,应对这样的大地震人们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十分有限,保护地的恢复与重建急需汇总信息,集思广益,在行动之前作出较为清晰的目标判断。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和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对保护地震后的恢复与重建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做出专门指示。

5月22日,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在中科院)组织召开了“恢复与重建——汶川地震灾区的保护地”交流讨论会,会议开始前,全体与会者对地震遇难同胞,包括生活在保护地遇难的百姓和保护地管理机构遇难的职工默哀一分钟。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生态与地球科学处处长N.Ishwaran博士参加了讨论会,还有福特基金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WCS(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等国际组织,国家林业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教育学院、北京动物园、科学时报等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韩念勇主持。

朱春全(WWF 中国项目总监):

地震受灾地区大概涉及了30多个保护区,除了卧龙有5个管理人员死亡以外,其他还没看到报道。当地百姓受灾还是很重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特别是一些救援进入较晚的区域。目前救人最重要,另外就是需要快速对当地社区、居民、野生动物的种群、栖息地等做出评估。

重建必须要先掌握足够的信息,对社会经济和社区的评估要用什么样的项目设计?如何调查?这些设置越详细越具体就越能对以后的重建工作起到作用。我们可以参考国际上有什么经验和评估指标,各方建立起一种协调和信息分享的机制,把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协调。这些区域生态比较脆弱,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价值也很高,还有当地的特色文化都需要考虑在内,接下来的重建规划要既能够满足生态方面的条件又能满足当地少数民族等的生活、文化需求,因为很多情况下,这些是很容易出现矛盾的。

崔国发(北京林业大学保护区学院教授):

我们现在更多关注了人的建筑和安全,对卧龙的大熊猫笼舍,应该进行更好的设计和建设。因为现在大熊猫的笼舍密不透风,不舒适也不安全。

刘赫(北京动物园大熊猫繁育中心 博士):

卧龙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野生大熊猫的食物。我们应该尽快做出评估,野外是否有足够的竹园?目前并不知道竹林竹园的破坏情况和程度。北京动物园与卧龙保护区正在进行配合奥运会的“国宝进京”活动,地震发生之后,我们也在考虑是否接受更多的熊猫暂时转移到北京动物园来。

沈孝辉(国家林业局高工 环保人士):

今天咱们主要讨论的是保护地的恢复和重建。保护地跟社区的受灾有相同之处更多是不同的地方。相同的主要是保护区内的社区房屋还有动物笼舍等设施,圈养的野生动物,命运跟人类联系到了一起,它们同样是需要救援的。而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地毕竟是以保护生态和自然为目的的。

人们曾经因为认识上的误区,从自然保护的角度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收到理想结果,这些实例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1983年箭竹开花事件。当时宣传力度很大,大家也都热情捐款,甚至有些小学生把自己一分两分钱的零花钱都捐出来了,甚至还有人提出为了拯救熊猫要建立大型的熊猫圈养场。但实际上那次只有20%的箭竹开花了,况且还有各种各样的箭竹,对熊猫并没有什么威胁。这就是个教训。到底灾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多大?这首先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对策。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长白山的风倒木。对人类来说,风确实是一种灾害,可是在保护区里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现象?森林里风倒木很自然,甚至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树木倒下,打开天窗,森林才能得到有效更新。没有弄清这一点,为了救灾,500多人进入林区,造成的结果就是海拔1600米以下,森林更新推迟了150年,海拔1600米以上,森林拒绝更新退化成高山草甸。

所以,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对人类来说是灾害,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是灾害吗?

我们今天来讨论保护地的灾害应该分开来说,人类方面,基础设施、道路等等需要救援,而野生动植物等倒不用过度救援,弄不好就会得到相反结果,当然个体受伤的除外。我们这次地震是印度板块撞击亚洲板块,这是正常的,过去也有过,是我们中国的地质环境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我觉得应该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

王方辰(中国探险协会珍稀动物委员会秘书长):

咱们国家提倡“以人为本”,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地震救助之外,站在自然保护的角度还是不能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来地震区里的生态系统非常复杂丰富,几千万年来青藏高原就是因为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那么多的山谷山脉,保护着那里的生态系统和动植物。后来人类进入造成很多影响。

刚才沈孝辉老师说的非常好,很多项目花了不少钱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实际上因为不了解自然却做出了对自然伤害最大的事。本来那个地区就是地震带,自我恢复速度很快。保护地的恢复和重建,一定要非常谨慎,要在生态系统承受的范围内好好规划。中国14亿人口是个大问题,不能说为了不干扰自然,而把那里的人全部移走,只是要在重新规划和建设方面必须非常小心。

刘书润(内蒙古教育学院教授):

现在普遍都在说“抗震”,但地震是抗不了的,你只能躲避它,顺应大自然。这次地震是灾害,但我们也应该把它看成是资源和经验,如果好好总结的话对以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

我听说日本的东京地震也曾经死过几万人(1923年在东京地区发生的大地震曾造成142807人死亡或失踪),后来再发生相近级别的地震时,死难者就只有上百人、几十人了。这就是把灾害当作教训和资源来对待,好好研究和吸取的结果,我们也应该这么做。

这次也应该通过地震进行反思。人类越来越脆弱了。你看以前内蒙多少地震都没事,顶多蒙古包翻个个儿。现在都是砖瓦房和棚圈,死亡率反而高得多了。是不是我们人类越来越脱离大自然,越来越脆弱,一点打击就完蛋了?人类要走向何方?这是人类的大问题。现在什么都不管地快速发展,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贫富问题,这些都在不断积累。地震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这是给我们的警告。

韩同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保护区究竟要怎样?它们处于断裂带上,要加强这方面的防震防灾投入。汶川因为是峡谷地带,坡度陡,人口密度大使得植被破坏严重,出现大量的滑坡,据我所知,在植被覆盖很好的地方,灾害情况并不是那么严重。汶川地震最大的灾害不在别处,而在滑坡。这样看来,这次造成灾难的原因不光是自然的,也掺杂有人为因素。

王献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地震区是横断山,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很重要的地方,也是个世界自然遗产集中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遗产地区。我想从生物圈保护区的角度,以卧龙为典型来谈,各地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做法。

在卧龙,这次受灾最严重,但同时这也是一次机会,可以让我们将以前想要改变却很难在已有基础上变化的基本建设和规划做出重新调整。首先就是灾后应该按着生物圈的管理模式重新考虑。

从成都到小金的公路不应该再存在了,第一次申报自然遗产的时候就因为这个没有通过,它阻碍了熊猫的通路,这是个难以解决的老问题,这次是否能把这条公路彻底关闭。保护区内的路可以保留,但不能再有干线存在。

水电站要重新部署。高海拔地区流下来的溪流从高山下来非常美,可水电站太多,很多时候连水都没有了。并不是说水电站不能再修,而是要谨慎规划,不能那么多。

房子方面要重新建设。卧龙以前为了要把保护区内的居民搬迁到外面,盖了很多房子,结果居民不出来,浪费了。后来搞了旅游,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靠近核心区,周边盖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房子,老百姓也很难协调。灾后,那里不能再当作旅游中心了,旅游应该挪到卧龙镇。

要盖房子的话就要专门规划一下,究竟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合适的、协调的。房子要有民族风格,不要变成城市化,房子不能太高,不能盖洋楼,起码要设计出几十种房子。里面要舒适但是不能像城市里那样。这要做好了将来对所有的保护区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现在从图片上看,凡是森林好的地方塌方都不多,那些地方应该自然恢复,不要再搞什么植树造林,过去种了很多日本落叶松等,趁这个机会就应该解决掉,外来物种不能再进入保护区,就算要搞绿化,还是要就地取材,一切都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白爱莲(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

福特基金会是以人为本,灾害以后的策略还是救灾为主。但更重要的一个是对灾害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一个是要真正了解对方需求。

虽然地震是一次性的,但是如果撒开了给钱,而没有找当地有长期合作的、有比较深入的工作的组织,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救灾时候大家的眼睛只盯着眼前的事,可是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是否有恢复当地人的生计的办法?

保护区更要考虑的是对社区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法里面我们好像没有看到共管的字眼,所以也没有机制让社区参与重建。很多地方建立自然保护区时覆盖了已有的村庄,但从来没有考虑那些土地的使用权是否已经得到了合理的补偿。

所以,到底这些自然保护区内和外的社区在面对灾害的时候有什么区别?保护的做法可能不是退耕还林,而是找到一种机制,把保护区和社区的关系更加拉近。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这两天我关注了两块东西,新闻上说我们现在正在恢复建制。大灾开始的时候人类拼命逃出去,把原来的建制都打乱了,不管是村还是县,都掺在了一起,现在要重新开始建制组织形式。这个消息很小很不显眼,但是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灾后要怎么组织?现在大家都在谈论重建,一个是关注个人层面,进行心理治疗,还有物资方面,怎么盖简易房恢复城市。但是我们真的缺少对社会重构和社会重建的问题的思考。

通俗来说,不管我们重建也好救灾也好,主导方向就是钱。这次社会动员很强,却掩盖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可持续问题。现在筹了这么大笔资金,随着重建开始越来越需要钱了,可能那时候恰恰没钱了。现在企业捐款很多,是否可持续?其二就是钱的管理问题。现在大家可能更多寄希望在强有力的审计制度上。这当然是很需要的,而更重要的,可能会被慢慢忽略的,就是如何用透明的基层管理机制进行管理。

有个消息我刚刚看到,北川的新县城地址已经选定了,这让我很吃惊,这么短的时间做了这么仓促的决定,这可能反映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次救灾很有规模,但是灾后重建谁来主导?我听说要在废墟上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做一个大的社会规划,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山村等,完全是政府和专家来主导,这是一个蛮大的风险。这么大的社会规划如果真的这样出现,在未来5-10年里可能会出现比地震更加严重的灾害。说穿了,救灾是目前最紧迫的,但重建问题真的需要用科学态度来严肃商讨,这个过程中也真的需要社区的参与、整合和发展。

李文军(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我们北大环境学院这几天也都在议论。人类迷信科学技术,觉得可以通过技术掌握自己的命运控制自然,却在这次灾害面前暴露出如此的渺小和脆弱。

针对保护区,经过这次灾害后,保护区内外的损害程度,社区的情况等,是否能够开始做这样的监测和研究?通过调查、对比,来反映保护区的价值,无论是自然上的还是社会上的。这在以前一直都是困扰保护区研究者们的难题,也是个长期跟踪和快速评估的问题。

在社会组织重建方面我很同意王晓毅的看法。最近在捐助方面确实形成了很大的合力,但是遭受到这么大的外力冲击,不光是保护区内,还有整个地区的社区重建都需要考虑。以前社区内部存在的自组织、自我管理等模式已经慢慢被官僚体制削弱了,借助这次机会,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恢复和重建社区的自组织、自我管理等?社区居民本身就有凝聚力,至少合作基础在这个阶段是有的。

解焱(中国WCS主任):

重建时候,大批建筑工人会进入,对自然保护区、保护地他们没有那么多意识,很可能会出现打鸟、砍树等许多不适合的行为。重建时候为了消毒等等使用的药品流入水中,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更大。

现在我们能做的首先就是宣传教育,目前进入的救援部队等都有卫生手册,我们是否可以制作一些环境方面的手册给他们?

对野生动物而言,我们减少人类对它们的干扰已经是保护了,在野生动物方面能少做就少做,除非是个体的受伤动物。对于那种一瘸一拐不会影响生存的野生动物来说并不需要我们抓来人工饲养。

这次地震,正是在生物多样性最热点的地方,是灾难,更多的可能是个机会。以前我们头疼保护区里面人太多无法挪出来,是不是这次能给国务院写一个建议书,重建时将保护区的功能定位考虑进去,做一个合理规划,把自然的需要、保护区的需要、动植物的需要都包括进去,在保护区的重建和规划时,应该有一个和自然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协调磋商的过程。这方面,中国人与生物圈秘书处是否能够牵头?

现在监测和快速评估应该抓紧时间了,很多机构都想做这个事情。但是在快速调查的基础上,选点做监测体系的工作应该各方面想办法协调,不要做重复性劳动,是否可以分区协调来做?

另外还需要提出更多的导则性的东西出来。因为大家现在对于调查的方法、救护的方法,如何减少对自然的影响等方面还是缺乏认识的。如果能够有一些导则性的东西让大家知道,可能就能避免很多违反科学的错误。

魏娟(IUCN):

我们可以帮大家搜集一些其他国家的有关经验,让我们能更加有效地做好重建和应对工作。我这里有本书,是巴基斯坦地震后的一些相关工作的调查报告和评估,可以与大家分享。建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能协调组织对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应对能力。

Dr. N. Ishwaran (UNESCO总部生态与地球科学处处长):

我对地震表示同情,联合国系统提供了800万美金用于灾害的救助。

这次发生地震的地方可以说是保护的区域,很多保护区都集中在那里。据目前了解,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的损害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本来保护区的面积也比较大,它们应该有很多逃生的机会。

我没有经历过地震,但是2004年海啸的时候我正在印度南部,所以我能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从海啸里面得到的一些经验: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学习。我们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不断进化发展,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关于地震我们首先要问:上一次地震是什么时候?也许随着人类的发展,这些都会被遗忘,但是作为专家,应该监测和记录的必须要注意,我们要从历史中学习。我试着在google里搜索,没找到上次这个地区地震的时间和情况,这些都是需要积累的重要资料。

重建方面现在有大笔资金,这样就有了驱动力,其中也有商业愿意进入。但是在重建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都是必须当心的,我们需要有权威机构来阻止错误方向,提出建议。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建筑?建在什么样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协调,并征求社区的意见。当地人他们拥有很多的选择,应该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韩念勇(中国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

今天大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而且不单是把地震视为灾难,同时也看到地震给保护工作带来的重要机会,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把握机会,在恢复重建过程中解决我们过去稽留下来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如保护地人口、设施的合理规划与布局,甚至管理体制和制度的重新安排。

许多发言者提到在恢复自然重建保护体系的同时,要注意对当地文化和社区体系的保护,将当地社区也纳入重建的主导力量,注意与当地长期实施的项目结合,真正使恢复与重建符合当地人民的需求,使眼前急迫的救助工作与长远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这些方面正是生物圈保护区理念所倡导的,也是我们的保护地管理一直欠缺的地方。这方面的建议对指导保护地震后恢复与重建很有针对性。

另外,大家的发言没有局限于恢复与重建的具体工作,还透过此次地震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甚至反思发展的方向,触及到今后保护地政策的制定所需要转变的观念和认识。这次地震也是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愿意为大家提供平台,交流与分享信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问题与需求,为下阶段行动的选择提供些依据。今天仅是十分初步的交流,我们需要交流和学习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谢谢大家。
5.12四川汶川地震之初,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曾经向有关方面发出关于收集地震灾区保护区信息的紧急呼吁书(见附件)。目前关于这些保护区遭受地震影响的信息仍然十分匮乏,盼得到各方面积极回应。

附件:紧急呼吁书[附后页]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
紧急呼吁书  关切和救助汶川地震灾区里的保护区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全体成员和各界环保人士:

汶川地震大灾难牵动中国!牵动世界!一场全国、全球性大救助正在展开,目前对人的生命抢救是头等之事。作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组织,我们在万分焦虑地关切灾区人民生命的同时,也特别关切位于地震灾区的诸多自然保护区的百姓和管理者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切作为自然保护区,它们在抗灾和修复中将面临的一些需要特殊救助的需求,尤其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需求。然而,由于通讯阻断,目前消息极为匮乏。

灾区保护区的修复或许会面临一些有别于其它地方而又不曾遇到过的问题和挑战,而应对这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情况的明了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们呼吁,所有关切自然保护区的人们在积极参与救助人的生命的前提下,尽量提供关于处在灾难中的保护区的各方面情况,我们将把这些情况汇总起来,随着抗灾的深入为保护区的进一步救助和修复向有关部门提供依据。

处于地震灾区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有:卧龙、黄龙、九寨沟、白水江、米亚罗、长宁竹海、唐家河等保护区,让我们一起为受灾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原住民尽一份力。

联系电话:010-68597347;010-68597302;010-68597733
电子邮件:mab@cashq.ac.cn
传真:010-68597486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2008年5月14日
发表于 2008-5-30 14: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是专家,讲话确实有水平.
"这次也应该通过地震进行反思。人类越来越脆弱了。你看以前内蒙多少地震都没事,顶多蒙古包翻个个儿。现在都是砖瓦房和棚圈,死亡率反而高得多了。是不是我们人类越来越脱离大自然,越来越脆弱,一点打击就完蛋了?人类要走向何方?这是人类的大问题。现在什么都不管地快速发展,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贫富问题,这些都在不断积累。地震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这是给我们的警告。"
这段特别合我意.
"这次地震,正是在生物多样性最热点的地方,是灾难,更多的可能是个机会。以前我们头疼保护区里面人太多无法挪出来,是不是这次能给国务院写一个建议书,重建时将保护区的功能定位考虑进去,做一个合理规划,把自然的需要、保护区的需要、动植物的需要都包括进去,在保护区的重建和规划时,应该有一个和自然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协调磋商的过程。"
这段也精辟.
发表于 2008-5-30 23: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5-30 23: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4-11-30 03:33 , Processed in 0.0534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